上班族常手麻 胸廓出口症候群上身
30歲陳小姐來門診說:「醫師,我左上肢有放電麻木感已2至3個月,一開始上臂偶而發麻,並不以為意,後來症狀加重,從上臂逐漸伸到手指,甚至頭轉個方向手臂就發麻,半夜睡眠也因為手麻而醒過來,擔心是頸椎神經被壓迫,去做了頸椎磁振造影,但卻未顯示異常,不知出了什麼問題?」
這樣的手臂放電麻木感的確有很大的原因是神經受到壓迫,但是會壓迫神經的不只有頸椎的椎間盤或骨刺而已,還有受損的肌肉筋膜與不良的骨架結構。
神經從脊髓中樞發出後要抵達周邊末梢,除了一開始的脊髓腔、椎間孔,中間還需要穿越許多肌肉筋膜等軟組織以及骨骼結構,只要這條路徑上有任何異常壓迫,都會造成痠麻放電的不適感。
其中不能不提到「胸廓出口症候群」,驅動上肢的臂神經叢由頸椎出發,經過胸廓到達上肢前,被頸部斜角肌、鎖骨或胸小肌壓迫,導致痠、麻、痛症狀。若是壓迫到鎖骨下動靜脈,甚至會有患側上肢溫度較低的狀況。
此症狀好發於從事需要常將手舉起的工作或是運動族群、長時間久坐緊盯螢幕的上班族等。中醫治療可以透過針灸、拔罐、推拿按摩舒筋等方式,放鬆頸、肩、前胸與上背肌群,以及調整上肢肩帶與上背的骨性結構,並以中藥輔助活血舒筋通絡,達到症狀緩解並痊癒。
少數病人除了肩頸上背結構有問題,也可以發現骨盆與下背結構也有歪斜狀況,由於背部許多肌肉都會上下縱走互相牽動,例如:豎脊肌、髂肋肌等,這時候若能一同處理,效果更好,就像是把旋扭交纏的麻花捲從兩端鬆開一樣。
經檢查,發現陳小姐的斜角肌群鎖骨下肌、胸小肌都有因過度緊繃而產生程度不一的壓痛,胸廓、腰部與骨盆也有歪斜。原來她的工作除了需要長時間打電腦,還需要常搬運文書資料到比身高還要高的層架上。
經過三個月20次的療程後,陳小姐手麻症狀完全消失,並配合肩頸上背的伸展活動,讓療效更佳且預防再次發生。
以中醫治療「胸廓出口症候群」造成的上肢麻木預後相當良好,侵入性也低,療程依個人狀況長短不一,大都可以獲得改善。
推薦文章
-
「霹靂火」秦楊右眼突失明!「人生變黑暗」左眼0.025視力崩潰絕望
-
逛超市也能鍛鍊大腦和肌肉!醫公開「5大長壽健康法」日常打造不老體質
-
針灸、拿藥只能二選一? 健保署:均有健保給付、違者開罰
-
最熱節氣「大暑」易中暑、失眠!中醫師教2食譜3穴道調養
-
年輕、年長腰痛原因不同!腿麻、彎腰穿鞋困難是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