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日照漸短可能影響情緒 醫師建議多運動
明天是24節氣的秋分,過了秋分夜晚時間將延長、日照縮短。醫師表示,日照減少可能使部分體質敏感者情緒受波動,過去一周氣溫下降就有部分病人更顯沮喪、不帶勁;建議民眾有意識地保持正面心態,並可多藉由運動與打坐等維持平穩心情,如果調適困難則應就醫。
三軍總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楊聰財表示,光線刺激經由視神經到達大腦下視丘與松果體,進而依序影響褪黑激素與血清素的分泌。血清素的分泌情形與焦慮、憂鬱、憤怒、衝動控制、睡眠品質息息相關,一失調就可能催生負面情緒且造成失眠。
楊聰財表示,入秋冬後可能出現以憂鬱症為主的季節性情感障礙,確切原因不明,但一個主流的說法正是日照縮短而啟動上述生理機制,另外日照縮短也減少出外時間而影響身體活動量,這也可能牽動身心健康。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江漢光表示,多數人可調適日照縮短帶來的生理影響,但少部分的人體質較敏感,過去一周氣溫降低,臨床上就見到本來就有精神情緒困擾的人更顯憂鬱、沮喪、沒力氣、做事不帶勁,或更加焦慮恐慌、胸悶氣急等。

要迎戰環境因素帶來的情緒干擾,江漢光表示,民眾可增加白天的活動與運動量,以激活心肺功能,讓做事更帶勁,另可多練習冥想打坐等來維持專注、減少雜念、平穩情緒。楊聰財表示,應注重作息規律,並有意識地保持正面心態。
推薦文章
-
看感人電影卻沒哭可能是生病了!精神科醫揭4種不容易掉淚的情況
-
大自然是最好的醫師 降低壓力荷爾蒙、增強免疫力
-
長途飛行或紅眼航班很難熬?旅遊達人授4技巧讓你搭機睡好覺
-
芬蘭怎能成為世界最幸福國家?駐地一年日女實錄「居民3個放鬆時刻」
-
「超級堅果」能平衡血糖、幫助睡眠!吃開心果有健康7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