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大學發現先天免疫檢查點 自體免疫疾病治療現曙光
免疫療法藉由增強或抑制人體免疫力來對抗疾病,國內相關研究再發現新亮點。陽明大學一篇近日登上國際期刊《細胞宿主與微生物》 (Cell Host & Microbe)的研究發現,人類的免疫細胞中,不只有應用於治療癌症的後天免疫檢查點,還有先天免疫檢查點,有潛力發展自體免疫疾病治療新方法。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斯婷說,人體的免疫系統可分為先天與後天。當外來病原體入侵,先天免疫系統會在第一時間反應,白血球會分泌細胞激素,造成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若病原體突破第一道防線,人體則會啟動更強大的後天免疫系統加以抵禦。
過去已知,後天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有「免疫檢查點」,像憲兵般識別來者是客或是敵人,再視情況發動攻擊,以避免T細胞在不該活化時過度活化,反倒傷害自身細胞。然而,面對像癌症如此棘手的魔王,科學家發現適時抑制免疫檢查點、讓體內的T細胞持續發動攻擊,能更有效殲滅惡性腫瘤。這項發現使日本籍學者本庶佑獲得諾貝爾醫學獎,PD-1、CTLA-4抑制劑等免疫療法也被應用於癌症治療。
陽明大學新研究進一步發現,不僅後天免疫系統有免疫檢查點的設計,先天免疫系統也有。陳斯婷的團隊研究人類與小鼠的白血球發現,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細胞等扮演第一道防線的先天免疫白血球中,有個名為NLRP12的蛋白分子,其基因表現的高低,具有開啟或關閉巨噬細胞、樹突細胞產生抗病毒第一型干擾素的能力;換句話說,它就是先天免疫檢查點。這項發現可說是補足了諾貝爾醫學獎的研究發現。
陳斯婷說,自體免疫疾病多半是因為免疫系統過度活化所致,並會因為外在感染導致疾病惡化。先天免疫檢查點的發現,可提早在感染惡化前就介入,降低患者的復發風險。目前與台北榮總合作蒐集超過300名紅斑性狼瘡患者的檢體,發現NLRP12免疫檢查點的基因表達與紅斑性狼瘡相當有關,正在發展用藥調節先天免疫檢查點的治療模式。
推薦文章
-
高血脂無症狀 不理會恐成脂肪肝!2穴道2茶飲助改善高血脂
-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克服雙手變形 用畫筆詮釋生命
-
聲音變沙啞是甲狀腺有問題,還是喊太大聲?5件事區別甲狀腺疾病跟過度用嗓
-
2025癌症論壇/體重下降5%是警訊 新鮮食材+原型食物助癌友吃出營養
-
吃水果可以給你帶來快樂!心理學家推7種「提升幸福感」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