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好故事【脈動台灣 醫路前行】挑戰篇4_醫療平權
走進醫院看病,對多數人來說是日常小事,但對某些人卻可能充滿不安與障礙。亞東醫院為了消除「隱形的障礙」,展開了一場從「理解」出發的改革,檢視並改善院內動線與服務,讓醫療拋開僵硬的治療流程,實踐真正的平權。
藥袋會說話!亞東醫院看見視障者的就醫障礙
故事08
主角:亞東紀念醫院醫事副院長林子玉
走進亞東醫院的視障藥袋領藥區,你會聽見「滴」的一聲,然後藥袋「說話」了!這是亞東醫院為視障者設計的「藥眼專案」,將近距離無線通訊(NFC)語音科技嵌入藥袋,讓每一位視障病人都能正確、安全地服藥。
從掛號到返家 就醫動線變貼心
亞東紀念醫院醫事副院長林子玉指出,「智慧化不該成為排除弱勢的門檻,而應是照顧他們的橋梁。」他與團隊重新盤點院內所有動線與流程,從進門、掛號、繳費、檢查、領藥到返家,拆解出一條條「無障礙」且「有溫度」的動線。每一個被優化的環節,背後都有一個曾經在醫療系統中被忽視的病人。
設專屬門診 降低女性隱私焦慮
為了貼心女性,更設置一站式乳房整合門診,由女性醫護團隊全程服務,降低隱私焦慮與轉診的不便。並為視障孕婦提供有聲書與觸覺導引手冊,配置一對一協助人員,保障產檢與分娩歷程的安全;兒童照護方面,醫院設計分齡、分區的空間,讓病童、健康兒童與早療兒童就診時,都有各自合適的環境,減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這些改變背後的共同語言,是「理解」。林子玉說:「真正的無障礙,不只是輪椅能不能進來,而是病人來到這裡,會不會覺得自己有被看見。」亞東醫院的努力,讓就醫不再是弱勢者的挑戰,而是所有人都能安心依靠的過程。因為真正的醫療,不只是治療,而是理解。
推薦文章
-
50個好故事【脈動台灣 醫路前行】挑戰篇2_跳脫框架
-
50個好故事【脈動台灣 醫路前行】挑戰篇3_打破歧視
-
步態不穩、記憶變差、失禁不一定是失智 恐是常壓性水腦症作祟
-
90歲老婦跌下床起不了身...倒臥地板2天呻吟 警消破門救援急送醫
-
跨越429公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 教師節連假化身雨鞋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