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旅人守護者/完善失智照護資源 張桂綿盼官民合作增闢據點
失智的議題受到社會重視,但照顧患者需要大量心力及專業,相關照護機構的設立也成當務之急。桃園市第四選區市議員張桂綿表示,若由市府設立、補助,對於有限的財政預算是一大負擔,現在有不少民間機構申請與桃園市府合作成立失智的關懷據點,另外蘆竹區也有私人發起的「歡喜學堂推廣協會」,能夠自發籌募經費、舉辦照護活動等,未來能以此為參考,像加盟店方式拓展到全市,提供家屬喘息空間之外,也服務更多需要照顧者。
張桂綿介紹,「歡喜學堂推廣協會」創辦人的母親患有失智,從國外退休回台後,發現台灣缺乏失智照護的資源,於是從自己的社區開始,找了一群有著相同狀況的左鄰右舍互相協助幫忙,陪伴失智長輩、不定期的舉辦活動,二年多來已有相當成果,現在還開設一間小店鋪,提供長者們共餐。
「社會資源有限,失智據點難以完全都靠政府設立。」張桂綿說,現在除了民間機構與市府合作,目前桃園市也有部分日照、長照中心提供失智長輩的照護,這塊確實都還剛起步、摸索階段,希望未來朝向更健全的模式推展。
至於一般的長者照護、服務志工等。張桂綿則分享緊鄰桃園的新北市所推出「佈老時間銀行」,讓有餘力的中壯年陪伴協助長輩,以換取自己年邁後也能提出服務申請,她也向桃園市社會局建議,現在仍在思考研議。
近年面對通貨膨脹的情況,關懷據點的營運等也得重新檢討,她認為,關懷據點確實會要酌收些費用,以維持經營,也能思考如何開源節流,好比蘆竹有處據點就是自己種蔬菜,作為共餐食材之外,還能販售賺些營運的外快。
張桂綿有感,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必須要有因應的政策,像是桃園航空城與清華大學成立的清華醫院,能夠設立專屬長輩門診,讓定期回診的長輩不需要再人擠人,「未來老年化的進程快速,需要盡快規劃及配套。」
推薦文章
-
記憶衰退是正常老化或失智?醫教你如何分辨及何者可能恢復
-
如何照護老寶貝/照顧失智媽 最怕她走失
-
良好的腸道有助健康老化 專家授5個應優先考慮的日常生活習慣
-
65歲要能做10下!以伏地挺身當健康指標準確嗎?專家說話了
-
睡眠中拳打腳踢、大吼大叫是怎麼了?教授揭該如何應對與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