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睡不好、起身困難怎麼辦?專家教你分清「居家電動床」與「醫療電動床」的關鍵差異

文 樂齡網「熟齡生活顧問」團隊
市面上的「電動床」款式眾多,您是否也曾在「居家電動床」和「醫療電動床」之間感到困惑?本文將帶您從核心需求出發,看懂兩者的關鍵差異。圖/報系資料庫

(本文由樂齡網「熟齡生活顧問」團隊提供)

家的樣貌,應該是充滿溫馨與舒適感,而非冰冷的醫療院所。當家中長輩因為年紀或身體狀況,需要一張能輔助起身的床時,我們總希望在滿足功能的同時,也能保有家的溫度。然而,市面上的「電動床」款式眾多,您是否也曾在「居家電動床」和「醫療電動床」之間感到困惑?

其實,這兩者是為截然不同的需求而生的。選錯了,不僅可能白花錢,更無法真正解決家人的問題。本文將帶您從核心需求出發,看懂兩者的關鍵差異。

「生活幫手」或「照護夥伴」?從核心需求看懂差異

與其鑽研複雜的規格,不如先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張床,主要是為了滿足『使用者本人』的舒適生活,還是為了方便『照護者』進行輔助?」您的答案,將直接對應到最適合的產品類型。

居家電動床 (生活輔助導向)醫療電動床 (照護需求導向)

核心目標:提升使用者的自主性與舒適度。

  • 雙馬達設計:可獨立調整背部與腿部角度,讓使用者輕鬆找到看電視、閱讀或睡眠的最佳姿勢。
  • 外觀設計:強調融入居家裝潢,外型與一般床具無異,沒有醫療感。
  • 使用者:適合仍有自理能力,但起身較為吃力,或追求更高睡眠品質的長輩。

核心目標:提升照護者的便利性與使用者的安全性。

  • 三馬達設計:關鍵的第三個馬達能讓「床板垂直升降」,方便照護者在餵食、拍背或協助移位時,不用過度彎腰。
  • 安全設計:通常配備床邊護欄,預防使用者在睡眠中翻落,也方便抓握起身。
  • 使用者:適合需他人協助照護,或長時間臥床的長輩。

結論:依據「自理能力」與「照護需求」做選擇

總結來說,如果您家中的長輩仍能自主行動,只是需要輔助讓生活更輕鬆、舒適,那麼外型美觀、功能單純的「居家電動床」會是您的首選。它尊重了長輩的自理能力,並維持了家的溫馨感。

但若長輩需要家人或照服員的密集照護,例如協助翻身、移位等,那麼具備垂直升降功能的「醫療電動床(居家照顧床)」才能真正減輕照護者的身體負擔,並提供最完整的安全防護。

想深入了解更多不同款式的電動床比較與推薦嗎?歡迎閱讀樂齡網【居家電動床(墊)怎麼選?功能比較與推薦款全面解析】的完整介紹。


想了解更多關於電動床、洗澡椅、居家扶手、斜坡板等專業輔具的挑選智慧嗎?歡迎參閱【熟齡安居指南】

照護 家電 睡眠品質 熟齡生活 移位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