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越早越好?研究揭這時期開始規律運動可大幅降低失智風險
如果想要降低失智症的風險,什麼時候開始運動最好?根據近期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指出,指出,從中年開始維持規律運動,可能顯著降低日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研究團隊分析來自美國Framingham心臟研究的參與者數據,將超過4000名無失智症的成年人被納入研究。為比較不同人生階段的運動影響,研究將受試者分為三組:
.早期成人期:平均37歲.中年期:平均54歲
.晚年期:平均71歲
三組分別被追蹤約14至37年。研究期間共有567人出現失智症,其中369例為阿茲海默症。
中年與老年維持活動降失智風險4成以上
受試者的活動量透過身體活動指數(PAI)自我回報,並依活動量分為五組(Q1最低至Q5最高)。
結果顯示:
.中年期活動量最高者(Q5)失智風險比最少活動者(Q1)低約41%.晚年期活動量最高者(Q5)風險降低約45%
也就是說,研究並未發現早期成人期的運動量與未來失智風險有明顯關聯,但中年與老年階段的運動習慣與失智風險呈現明顯相關。
中年可能是預防失智的關鍵時機
研究作者表示,中年與晚年較高的身體活動量,都與明顯較低的失智與阿茲海默症風險相關。這些發現有助於指引公共衛生策略,找出最適合介入的時機。
不過,研究團隊指出幾項限制,例如參與者多為白人,結果不一定適用所有族群。而運動量依自我回報,也可能有誤差。
健康專家長期警告,長時間久坐會提高肥胖、第二型糖尿病、某些癌症,甚至提早死亡的風險。因此,一般建議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資料來源】
推薦文章
-
科學家說這5種睡眠壞習慣 讓人睡不好還可能讓大腦加速老化
-
失智人口突破 33 萬 華泰銀行基金會推公益講座助民眾掌握早期警訊
-
得過癌症比較不容易失智? 醫揭最新研究:兩者具顯著「負相關」
-
短短3個月就坐輪椅!8旬翁因「1病」認知功能退化 易與失智症混淆
-
10個讓自己比同齡者還年輕的習慣 其中一項是「盡量避免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