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0歲就醫率最高 每100人有23人因失智症就醫
從健保數據分析近三年國內失智症就醫情況,發現就醫人數呈成長趨勢,但新診斷失智者卻減少。專家分析,老年人口逐年增加,新診斷數照理應上升,可能因新冠疫情影響,民眾未積極就醫診斷,且確診失智症過程繁瑣,也可能讓民眾卻步。
新診斷失智症人數減少,恐因疫情影響就醫。
健保署統計,失智症就醫人數,從108年28萬4,172人、109年的29萬1,402人,到110年29萬6,997人;但新診斷失智症就醫人數,108年5萬6,186人、109年5萬3,783人,到110年5萬2,267人,逐年減少1至2千人。
國內失智症權威、雙和醫院副院長胡朝榮表示,隨人口老化,老年人口數愈來愈多,新診斷失智症人數卻減少的原因,可能因為疫情影響,一部分患者憂心染疫而未就醫、診斷。近期疫情趨緩,他鼓勵疑似失智症患者應盡快回診就醫,透過篩檢確認是否為失智症。
新光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子洋表示,臨床上觀察因失智症就醫的老年人有增加,與民眾對於失智症認知提高、且人口老化兩因素有關。然而,新診斷人數卻走下坡,與臨床觀察並不相同,劉子洋認為,確診失智的個案,病況可能從輕度轉往中度、重度,甚至死亡,得加上逐年新診斷失智症人數後,整體失智人數才會持續增加。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每增5歲失智症盛行率有倍增趨勢。
劉子洋說,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月份,失智症就醫人數可能有些波動,包括家屬希望疫情暫緩時再就醫,或者長輩尚未打疫苗,就算有失智症狀也不敢到醫院,等病情嚴重時才就醫;甚至長輩原本有失智症,後續又因心臟、呼吸喘或外科等更嚴重疾病,治療重點轉移到其他科別,而不是因為失智症從神經科、精神科進入醫療體系。他認為,這兩年的資料相較往年,統計上會受到其他因素干擾。
以110年失智症就醫率統計,全年齡失智症就醫率為每10萬人1,270.56,等於每100人有1.27人就醫。以年齡層看,71到80歲每10萬人有6,438.91人,等於每100人有6.43人就醫;81到90歲每10萬人有16,762.09人,等於每100人有16.76人就醫;91歲以上每10萬人有23,494.34,也就是每100人有23.49人就醫。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徐文俊表示,失智症協會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每增5歲失智症盛行率皆有倍增趨勢,像是75到79歲盛行率7.19%,80到84歲為13.03%,85到89歲則是21.92%,90歲以上36.88%,年紀越大失智盛行率越高。
擔心汙名化、流程繁瑣、失智評估量能不足,影響就醫意願。
「不過,有就醫並不代表確診失智症。」徐文俊提醒,在健保資料庫中,可能涵蓋尚未確診失智症的患者,像是僅因記憶障礙先安排檢查、開藥,患者也會被標記失智診斷碼,建議健保數據統計後,要透過研究計畫進行驗證,進一步了解裡面真正被確診失智症的人數,會更為精準。
近年民眾對於失智症認知有所提升,但徐文俊認為,仍然有許多失智症患者尚未被診斷,原因包括四項:全民認知仍有待提升;患者及家屬憂心確診失智症會被汙名化、貼標籤、甚至直接送往機構而不願就醫;失智症診斷流程繁瑣,診斷需要家屬陪同,容易讓患者及家屬卻步;失智評估心理師量能不足,部分醫院需排隊三至六個月才能安排評估。他說,評估量能提升,才能加速診斷流程,讓「確診」更順利。
失智共病
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 有高度相關
老年失智患者中,常見同時有高血壓、高血糖、心律不整、憂鬱症、白內障、青光眼、聽力障礙等共病。
徐文俊表示,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有極高度相關,若以70到80歲中,阿茲海默症長者糖尿病盛行較未失智長者高出許多。以健保數據來看,失智症患者同時有糖尿病的人數,從104年的33,557人,逐年上升到110年45,984人。
徐文俊說,糖尿病會引起腦部血管硬化,不僅提高腦中風危機,也容易罹患血管性失智症。
推薦文章
-
中風、失智、心肌梗塞、腎病、視網膜病變,居然都是輕忽這個問題造成 醫揭這沉默殺手最致命
-
【免費活動】冬季好發心肌梗塞,血壓高一不注意可能中風。加入國健署高血壓防治網 一起天天量血壓、贏健康、賺獎金!
-
吃蔓越莓果乾保養身體竟糖尿病前期 醫曝導致患病最關鍵原因
-
從貌似消化不良到小腿疼痛 5個恐被你忽視的心臟虛弱危險訊號
-
味噌湯怎麼煮竟影響它的營養價值!味噌何時加入湯裡是關鍵,順序不對「好菌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