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變差又壞脾氣,我還年輕不會得失智症?45歲後早發大腦退化別輕忽
失智症好發於年長者,隨著年歲增長,每增加5歲盛行率上升一倍。
但失智症並非年長者的專利。有一群人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如30、40、50歲也會發病,這就是年輕型失智症,又稱早發型失智症,是泛指在65歲以前發病的失智症,盛行率遠較老年型的低很多,據估計在45 ∼ 64歲的盛行率約1‰(千分之1)。
雖然65歲是一個人為的劃分(大多數國家以前都是工作至65 歲退休),但是年輕型失智症在發病原因、臨床症狀表現、病程預後及個人家庭所面臨的衝擊,都有別於老年型的失智症。
年輕型失智症最常見的病因還是阿茲海默症,其次是血管型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值得注意的是在年輕型失智症有一些是屬於可預防或可治療的病因,包括頭部外傷導致的失智、酗酒相關的失智、毒品及藥物濫用導致的失智、腦炎後的失智(自體免疫或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腦炎)等。
基本上早發的阿茲海默症發病的年齡越低,家族型或遺傳性的機會就越高。
年輕型失智症即使是早發的阿茲海默症,因為不是以典型記憶功能缺損為初始症狀的患者高達三分之一,所以在診斷上都比較困難。
例如以視覺空間障礙、閱讀困難的大腦後區萎縮症,或以聽語理解或表達困難的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症,或者容易被誤會成精神病的以行為控制困難為主要表徵的額顳葉型失智症等。
因此年輕型失智症的正確診斷一般容易遭到延誤,一個荷蘭的研究指出,年輕型的比老年型的確診平均晚了1.6年,在症狀開始後平均長達4.4年才被診斷出。
年輕型失智症發生在患者身體健康狀況通常還不錯的時候,因此會出現體力很好、活動力很強但是沒有病識感的患者,周圍是疲於奔命、壓力很大的照護家屬,忙著處理患者的不管是走失、與人衝突、觸法或財務安全的各種問題。
年輕型失智症發生的時候,通常患者不是還在職場工作就是擔負著家中經濟重擔(主要收入者),而已婚生子的他們,其小孩通常還在就學或剛就業,不太能擔負起協助照護失智者的任務。
所以雖然年輕型失智症的人數只占所有失智症患者的大約5%,但由於問題的複雜性與對個人、家庭、社會的衝擊更大,越來越多的失智症相關的學術、病友團體呼籲各國政府部門與社會大眾,需加緊面對年輕型失智症發生的事實,並提供適合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照護與支持。
(本文摘自《失智症照護指南》,原水出版,邱銘章, 湯麗玉著)
●延伸閱讀:
.被關1年多才解禁,她看台灣「還沒不可收拾」:每個人守5關,幾週疫情就能挺過去!
.70歲是逗號不是句號!她不再繞著先生轉、獨居新生活:就算有小挫折也無礙愜意人生
.兒子找到伴想結婚,媽卻怕他被詐騙會離婚?翅膀硬了要離巢,想太多不讓他飛才悲劇
推薦文章
-
醫病平台/「家庭醫學」五十年
-
車速太慢、熟悉處迷路……專家籲出現7警訊年長者該減少開車
-
「14種人」別用麻油驅寒保暖!感冒、月經來入列 中醫師授解上火撇步
-
氣溫、體感溫度都會影響心血管疾病患!天冷又下雨 3大風險族群少出門
-
頭低於心臟蹲下撿東西易引發主動脈剝離?醫曝它才是真正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