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被紙割傷會這麼痛?「傷口像被鋸子割過」
每個人幾乎都有被紙割傷手指的經驗,但明明是一個細小的傷口,為什麼疼痛感會這麼劇烈,跟傷口大小不成比例呢?
微博科普影片「泛小知」解釋,通常容易被紙割傷的部位是手指,這裡分布大量神經末梢,也稱為「傷害感受器」,能夠清楚感知外部溫度變化、帶有刺激性的化學製劑、外部物理壓力等等,感受器收到的刺激會轉換成動作電位,通過多個傳入神經纖維,傳道大腦特定部位,體感皮層收到訊息後,會對疼痛做出相應反應。
另一個導致疼痛的原因是紙張結構,從肉眼看來紙張邊緣平整光滑,但是用顯微鏡看紙張更像一把鋸子。如果被刀片割傷會留下一條光滑的切口,那麼被紙張割傷會給皮膚留下一條鋸齒狀的非平滑傷口。
如果你被刀片割傷,傷口通常較深,血液會形成血栓保護傷口,同時啟動免疫反應,直到傷口癒合。但是被紙割傷卻不會啟動此一保護機制,沒有血液保護,傷害感受器直接暴露在外界環境中,神經元持續不斷對大腦傳輸危險警告信號,讓我們更感覺劇烈疼痛。
影片建議被紙割傷後,應儘快使用OK繃,避免神經暴露在外面,同時加速皮膚癒合。
推薦文章
-
🎧|2025癌症論壇/罹患「這種」早期肺癌,癌症復發、轉移風險較高
-
吃太鹹別只會多喝水 專家建議做3件事比補充水分更有助益
-
國外瘋「倒退走健身法」比快走多燃40%熱量 改善關節炎、提升大腦認知
-
私密處護理怎麼做?6大保養方式有感改善異味、搔癢
-
「這3種水果」纖維含量驚人,芭樂上榜!解便秘、控血糖、降膽固醇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