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終將結束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生活? 專家教你以書寫揭開對死亡的恐懼
在所有令人害怕的事物中,最讓人畏懼的莫過於死亡了。我們都知道自己的生命勢必有告終的一天,只是不知道自己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死去。這種不確定感成了我們生命中不斷浮現的隱憂,使我們無法全然享受當下的平安與滿足。一想到自己會死,我們可能立刻感到驚慌失措,並且覺得生命似乎沒有什麼意義可言。
有些人因此終日惶惶不安,擔心自己隨時可能會死。有些人則會以較輕微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擔心自己的健康、不敢冒險等等。兩者都有可能會影響、甚至破壞我們的生活品質。
有人認為有許多心理健康問題,其實是源自對死亡的恐懼(Iverach et al., 2014)。我們之所以會為自己的健康感到憂慮,害怕生病、住院,就是因為擔心自己可能會死。恐慌症之所以會發作,經常是因為當事人在感覺自己的心臟跳得很厲害時,就以為是心臟病發作了,害怕自己會死掉。人們之所以會罹患各種恐懼症(例如:懼高症、怕蛇,或暈血症),都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在接觸到那些事物時,更有可能會死掉。
在我們的生活中,死亡的陰影無所不在,但我們無法終日活在恐懼中,於是便會以各式各樣的安全行為保護自己,讓自己免於死亡的威脅。比方說,我們可能會拒絕從事冒險活動,也可能會追求名聲或財富,讓自己得以永垂不朽,或者努力與他人連結,希望他們能記得我們。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反應。史丹福大學精神病學榮譽教授歐文.亞隆(Irvin Yalom),在他的著作《凝視太陽》(Staring at the Sun)中,將死亡說得很好:
「要時時刻刻意識到死亡並不容易。那就像是試著凝視太陽一樣。過不了多久,你就無法忍受了。」
他並且指出:「儘管死亡本身會毀滅我們,但死亡的概念卻會讓我們得到救贖。」就這個意義而言,我們似乎不需要把我們對死亡的焦慮,當成一種令人不快的感受,並設法加以排除。如果我們能直面死亡,或許就能為自己的生命找到新的意義與目標。在接受「人皆有死」的事實之後,我們可以決定要賦予自己的生命何種意義,並以更審慎的態度生活。同樣的道理,我們賦予死亡的意義,也可能會影響我們今日的快樂與幸福(Neimeyer, 2005)
在面對死亡時,生命出現了正向的轉變
我曾經針對那些在罹患乳癌之後存活下來的患者,做過一項研究。她們當中有許多人都表示:她們在面對死亡時,生命出現了正向的轉變。儘管瀕臨死亡的經驗讓她們產生了很大的恐懼,但也讓她們開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而且創傷反應愈強烈的人,事後成長的幅度愈大,正向的轉變也愈多。
但我們並不一定要如此逼近死亡,才能正視它對我們的意義。「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讓我們可以藉著想像自己的葬禮,或想著那些已經辭世的偉人,來探討死亡的意義,思索在生命終將結束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生活。這樣做可能會為我們帶來心靈上的衝擊,讓我們做出轉變,其過程或許痛苦,但卻能使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舉例來說,你可以想像:如果你能依照自己所重視的原則過活,這樣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如果你照著自己所選擇的意義與目標來生活,你每天會做些什麼?你會為了什麼事情而努力?會捨棄什麼?你會投入什麼工作(即使你可能無法完成)?
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方式探討死亡,就能釐清現在我們該做什麼。
既然我們終有一死,因此要根除我們心中對死亡的恐懼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且這樣的恐懼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時,我們會對死亡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例如:「我死了,我們這個家就垮了。」或「死亡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以致於讓我們的恐懼加劇,甚至嚴重到了干擾日常生活的程度。
當我們對別人談論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大多數人都會試圖安慰我們,說這是很久以後的事。這類的話固然都是出自好意,但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幫助,因為我們都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死,而且事前可能毫無徵兆。就算我們為了逃避對死亡的恐懼,試圖說服自己一時之間還不會死,但爾後當我們面對生命的無常,勢必還是會產生這樣的恐懼。
我們需要全然地接納死亡的確定性(它是生命的一部份,必然會來臨)以及不確定性(它不知會以何種形式到來)。有些人認為死亡使生命有了意義。有些人則試著不去想它,認為他們只要盡量趨吉避凶,死亡就不會到來,於是便迴避任何與死亡有關的事物,不願談論死亡,也不想看見任何與死亡有關的場面。遇到那些被他們認為有危險的事物時,他們更是避之唯恐不及,而且他們對死亡愈是感到焦慮,就會把事情看得愈發危險。
面對死亡的恐懼,該怎麼辦呢?
這時,他們可能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恐懼症。除非我們能夠處理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否則即使我們消除了一種恐懼症,過不了多久,必然會有另外一種恐懼症出現。那麼,如果我們對死亡深懷恐懼,而且知道自己終究無法免於一死,那該怎麼辦呢?歸根究柢,如果我們希望充分體驗生活,而不致於讓我們的日常生活,因著我們對死亡的恐懼而受到恐懼,就必須設法接納死亡,將它視為生命的一部份。所謂「接納死亡」,指的並不是我們希望死去,而是不再努力對抗死亡,因為它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
接納死亡並不等於放棄生活。事實正好相反。當我們接納了死亡,就得以賦予生命若干意義。反過來說,而當我們感覺生命有了意義、並努力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時,我們也能夠將死亡視為生命的一部份。
這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使我們得以依照自己的價值觀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把更多的心思花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並且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
當我們因為某個親朋好友的死而感到悲傷時,也會意識到自己終將死亡的事實。我們會想:「如果那人可以像這樣說走就走,這樣的事情也可能會發生在我身上。這對我和我的人生而言有什麼意義?我現在過的生活又有什麼意義?」
改變我們對死亡的看法
人們會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逐漸接納死亡。以下是由 Gesser、Wong 和 Reker,三人(1988)所提出的三種方式。
●趨近導向的接納(approach acceptance)—人們因為相信死後仍有生命,或者可能會進入某種形式的天堂,而得以逐漸接納自身的死亡。
●逃避導向的接納(escape acceptance)—那些在生命中承受極大苦痛的人,可能會接納死亡、甚至擁抱死亡,因為他們認為死亡有可能使他們得到解脫或免於受苦。
●中性的接納(neutral acceptance)—不嚮往死亡,也不把死亡當成逃避痛苦的方式,而是將它視為生命中一個很自然、無法控制的部份。
試試看
在「接納與承諾療法」中,有時心理師會請案主想像他們在「撰寫自己的墓誌銘」。如果你能在自己的墓碑上寫幾行字,你最想寫的是什麼?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要你去揣測別人對你的看法,而是讓你得以探索自己的理念與價值,也就是你從今天起想要實踐的生命意義(Hayes, 2005)。
如果你在做這種練習時感覺很吃力,最好在治療師的協助下進行。
你可以試著探討自己對死亡的看法。其中有些是否加深了你對死亡的恐懼。我們每一個人對死亡都有許多想法,其中有些對我們有幫助,有些則對我們有害。舉例來說,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沒有道理會死,那麼當我們想到死亡時,很可能會感到更加焦慮與痛苦。因此,你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否有這類想法,並質疑它們的合理性。不過,有時這樣做可能會讓你產生強烈的情緒,因此你不妨找個你信得過的人(一個熟人或一位能指點你的治療師),請他們陪著你做。
以書寫揭開我們對死亡的恐懼
如果我們能把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寫下來,就能以一種超然、冷靜的態度探索這些恐懼,並從中得到一些洞見與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隨時停下來,等到自己做好準備時,再回頭繼續寫。
要面對死亡的恐懼並不容易,因此如果你能找到一位受過嚴格訓練的治療師幫助你,效果可能大不相同。如果你找不到這樣一位治療師,也可以找一個你信得過的朋友或你所愛的人。他們或許也能給你很大的支持,因為害怕死亡是我們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
當你在書寫、進行心理諮商,或和你所愛的人,談論你對死亡的恐懼時,可以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關於死亡,你害怕什麼?這些恐懼如何表現在你的日常生活裡?
●你對死亡有哪些看法和別人不同?
●這樣的差異說明了什麼?
●你過去關於死亡的經驗,如何形塑了你目前對生死的看法?
●你會做哪些事來讓自己免於死亡?
●你希望你的生命有什麼意義或彰顯什麼理念?
●你希望在身後留下什麼印記?
●無論現在或未來,你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採取什麼行動或做出什麼選擇,來實踐你的生命意義?
●如果你希望很久很久以後,當你在生命的盡頭回顧你現在即將展開的這個人生階段時,臉上能夠帶著微笑,對你所做的選擇以及生活方式感到心滿意足,你現在必須過著怎樣的生活?
●如果你希望你人生中的下一個階段是你一生中最有意義、最有目標的一個階段,那麼其中會包含什麼?
●你要如何看待死亡才能提升你的生命品質?
如何面對死亡的恐懼Tip●人類對死亡的恐懼,包含了:對已知事實和未知事實的恐懼。
●有些人在瀕臨死亡時會有所成長,他們的生命也會出現正向的轉變。
●接納死亡並不等於放棄生命。事實正好相反。
●如果我們能接納死亡,就能夠為生命找到意義。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社《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
推薦文章
-
女神徐若瑄+鐵肺歌后彭佳慧 客製音樂會療癒癌患及醫護
-
超加工食物「它」最邪惡!吃一個減壽36分鐘,加喝一杯汽水再少12分鐘
-
【Podcast】Ep21.失智症下的雙重人生:一個丈夫、一個患者的真實告白ft.台灣失智症協會曾清芳顧問
-
促新陳代謝、降中風風險 辣椒1成分有益健康但男性不建議多吃
-
有一種頭痛是脖子惹的禍,5原因會加重疼痛!頸因性頭痛預防及舒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