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被誤解的情緒,「焦慮」其實對人生有益!心理學教授教你善用焦慮情緒的2種力量
當生活有了新的變動,人們可能會因為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而感到焦慮,這樣的焦慮情緒還可能會連帶地影響生活甚至健康。
焦慮看似生活中的一劑毒藥,但真的是這樣嗎?
多數人或許會認為「焦慮」是一種容易為生活帶來負面影響的情緒,市面上甚至有許多書教導人們如何戒斷焦慮、根除焦慮。然而美國心理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Tracy Dennis-Tiwary 認為,「焦慮」其實是種相當具有價值的情緒。
在即將出版的新書《Future Tense: Why Anxiety Is Good for You (Even Though It Feels Bad)(暫譯:焦慮有益)》中,Tracy Dennis-Tiwary 就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做為基礎,揭示「正確地焦慮」可以為人生帶來許多益處。
善用焦慮情緒的 2 種力量
1.提升創造力和生產力:Tracy Dennis-Tiwary 在書中提到,焦慮是一種「進化優勢」,如果能夠有效地運用,它甚至可以保護並增強一個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
2.促使我們積極規劃未來:焦慮,有時是因為未來充滿了未知;然而也因為焦慮,人們開始謹慎地思考未來,並積極地為未來做規劃。
「焦慮」不是情緒的死胡同,只要妥善地運用,就能帶動內在力量,為生活來正向影響。
有不少工作於學術界的人在閱讀這本書以後覺得獲益良多,也為這本書寫下了推薦好評: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容易焦慮,或者與焦慮的人一起生活及工作,很推薦閱讀這本書!」——耶魯大學情商中心主任 Marc Brackett
「我們的大腦會將焦慮歸類為『不好的情緒』,但正是這個想法,讓焦慮無法對於未來傳達出有用的訊息。是時候學習如何在『焦慮情緒』對我們有幫助時運用它,並且在『焦慮情緒』無益處時擺脫它了,而這本書將能給予很大的幫助。」——美國臨床心理學家 Steven C. Hayes
※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美國心理學教授剖析「最常被誤解的情緒」:焦慮,其實對人生有益
推薦文章
-
反覆6周發作即是慢性蕁麻疹 緩解症狀同時改善體質才能標本兼治
-
英國研究團隊評選「全球最健康十大食物排行榜」,奪冠的是它!
-
連擁抱孩子都「痛徹心扉」!飽受GPP之苦的她,仍勇敢找尋解方
-
晚吃早餐可能危害健康 研究揭這些人更容易延後用餐時間
-
藝人梁云菲前額葉失能 醫:易引發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