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枝/我是老人好自在
一位70多歲的朋友對我埋怨道,她住院接受手術,手術前一天醫師問了她許多有關個人的疾病問題,並告知手術風險,她都一一回應,但談到最後時,醫師卻將同意書遞向在旁一直沒出聲的兒子。她快速攔截,在上面簽了名,交還給醫師。她嘟囔著:「難道是醫師認為我老了,無法自己做決定?可是從頭到尾都是我在與醫師對話啊!」
幾天前,我獨自搭車到淡水漫步,走著走著迷失了方向,看到路旁有位老婆婆與一位中年女士在聊天,我「很自然地」走向中年女士問路,她說不知道,反而是老婆婆為我指引正確路徑。
難道年過70的我,「也」下意識地對老年人有偏見,認為她應該不會知道?如果連我這個老人都如此看待老人,那麼一般人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歲月的腳步從嬰兒、小孩、年輕人、中年人到老年人,處在哪個階段,一看就知道。例如疫情期間,我自認衣飾光鮮,又戴著口罩和帽子,心想皺紋和白髮都不見了,自覺輕盈地踏入捷運車廂,卻有位年輕人立刻起身讓位。
年齡讓我們不僅外貌、動作、心境不一樣,連疾病都不同,如小兒多感染,年輕人易有自體免疫問題,老人常退化,也才有小兒科、青少年門診和高齡醫學等科別之分。甚至,即使同一個疾病,發生在不同年齡,所表現的症狀、用藥劑量和療效也常有所差別,所以病例討論會時,一定會先報告病人的年齡。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它的美好和限制。老,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固然可能視茫、髮蒼、齒搖、腦筋不若以前靈活,但閱歷豐富、智慧圓融,如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生理和心理年齡可能比實際年齡年輕。而且每個人老化的速度、老化的器官以及對老化的適應能力都不同,不可一概而論,老了並不等同衰老病弱。
年老如我,常活動健走,勤讀書報雜誌以健腦,慣用3C產品、遊走網路以跟上時代,並且穿著整齊不邋遢;即使,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我是老人。是啊,我本來就是,而且還是個自在自主的老人。
所以囉,面對年紀我們還可打出一張王牌,就是心態:「接受變老的事實,往好的方向看,並自我心理建設。」例如,捷運上被讓位,是一種尊重和體恤,應該欣然接受。尤其常看到尖峰時間,捷運車廂內很擠,但敬老座硬是空在哪裡,等待讓給老人家,我都非常感動。
再看看各種敬老方案,如臺北公車、捷運每個月免費480元,火車、高鐵票半價,以及許多博物館、美術館免門票等優惠,我們都歡歡喜喜的享受,並不認為是對老年人的財力歧視呢。
於是我笑著告訴朋友:「那位醫師可能只是認為妳的兒子也應看看同意書的內容,不過想必對妳的果斷俐落印象深刻,發覺有些老人很不一樣,以後對老年人說不定會刮目相看呢!」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推薦文章
-
阻肌肉流失、維持大腦認知…中年的你每周必吃5種高營養食物
-
不良飲食與失智息息相關 研究揭每天吃一物可降12%患病風險
-
如何照護老寶貝/推輪椅上太武山 喚起失智父記憶
-
2024退休力大調查/人生無限 65+也能繼續奉獻
-
玉米全解析》減肥吃白玉米、顧眼吃甜玉米...4種玉米功效一次看!加碼教你「超好喝玉米濃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