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傷口勿疏忽 7旬嬤10次手術救腳掌
花蓮一位70歲患有糖尿病及腎臟病的吳姓阿嬤,右腳背出現綠豆大小的傷口,家屬買來藥膏自行塗抹,不料傷口未見好轉,10多天後阿嬤右腳竟痛到沒辦法走路,就醫才發現傷口感染,阿嬤就因為這個小疏忽,足足接受10次手術,才保住右腳掌。
門諾醫院表示,臨床經驗與觀察,逾8成以上的老人有趾甲增厚、老繭、雞眼、甲溝炎、水泡甚至是趾甲變形等足部問題,長輩們的足部保養更形重要。
花蓮門諾護理之家督導江筱蕙說,有些長輩因為末梢神經退化,或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造成末梢循環不良,足部有傷口未即時發現,或未妥善處理讓傷口惡化,可能面臨失能風險。
江筱惠表示,不管健康或患有慢性病的長者,都應每天檢查足部,若長者視力較差或行動不方便,可由家人、照護者代勞。
她指出,檢查時應選在明亮處,也可以鏡子輔助,仔細檢查足背、趾縫、足底是否有傷口、水泡,同時觀察膚色是否紅潤,太蒼白或觸感過於冰涼,就要特別留意,可能是末梢神經、循環變差,另可觸摸,確認長輩足部的觸覺神經是否正常,一旦發現異狀,及早治療。
江說,若發現足部出現傷口紅腫、水泡不癒、足底膚色變深等,切勿自行買藥塗抹,應及早就醫,像門諾醫院就設有足部聯合門診,經醫師診斷與治療,才能避免惡化。
推薦文章
-
特定疾病配方食品非補品 一般民眾別亂喝
-
突發低血糖難預測 糖尿病患者先測血糖再上路有助安全駕駛
-
腎臟問題影響全身健康 6個日常生活小習慣有助避免腎臟損傷
-
每天吃蛋罹糖尿病風險增六成?營養師詳解如何吃雞蛋才能避免健康危害
-
營養師曝保養心臟 這成分比Q10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