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童胸長腫塊? 原來性早熟
姜姓女童6歲時,因右胸部乳暈下方有腫塊就診,確診為「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經中西醫5年的治療與追蹤,如今11歲,初經沒有提早到,性徵表現屬於正常青春期範圍,身高156.2公分,還在持續長高中。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遺傳及內分泌科主任王仲興說,性早熟指青春期第二性徵過早發育,女孩早於8歲,男孩早於9歲,或女孩初經來潮早於10歲,是兒童常見疾病之一,台灣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9成以上原因不明。
王仲興指出,「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西醫採注射青春期抑制劑療法,需長期治療,多數健保無給付,中醫建議中藥調養;另腫瘤或其他潛在疾病引發「病理性性早熟」,須西醫特殊檢查,如性釋素測驗、腦部核磁共振造影、手部骨齡X光及骨盆腹腔部超音波檢查等。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醫師林怡君說明,姜姓女童原本身高134.8公分,治療期間骨齡一度超前,身高百分位曲線下降,低於50百分位,中西醫師依病程進展快慢、生長速度、骨齡檢查、病童及家長意願調整治療方式,如今11歲,初經沒有提早到,性徵表現屬於正常青春期範圍,身高156公分,還在持續長高中。
推薦文章
-
6歲女童骨齡狂飆 藥物抑制性早熟
-
山藥變黑可以吃嗎?吃山藥會性早熟、致乳癌?解析「神仙之藥」飲食禁忌
-
家長必看!有「性早熟」快就醫,及早治療助孩子多長10公分!
-
孩子胖胖卡哇伊?醫籲:肥胖讓這「激素」增多,易長不高
-
6種常見的家庭毒物來源!一項很健康的習慣竟也可能讓你每天吃進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