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袋鼠媽媽式育兒 母親嬰兒都受益
新生兒產出後多直接被送往嬰兒室,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婦產部醫師李耀泰建議,嬰兒出生後10分鐘內趴在母親腹部或胸前,有助於熟悉母親身體,及減輕母親焦慮,像是袋鼠媽媽育兒。
李耀泰今天指出,近年來,台灣推行母嬰親善醫院,也就是嬰兒出生稍微清潔身上油脂後,讓他儘快趴在母親身上,讓母子的腹部皮膚互相接觸,有點像是袋鼠媽媽育兒。
他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廣母子肌膚接觸,定義是立刻肌膚接觸,嬰兒出生後10分鐘內趴在母親腹部或胸部上,讓母子腹部與腹部的皮膚緊密接觸連續60分鐘;或是早期肌膚接觸,嬰兒出生後23小時內使母子肌膚接觸。
他說,母子肌膚接觸,將讓嬰兒像小袋鼠般地熟悉母親身體,並尋找乳頭吸奶,且穩定嬰兒體溫及呼吸系統,哺餵母乳成功率高,哺餵母乳時間也較長,增加嬰兒血糖,減少低體重兒的風險及死亡率,並減輕母親疼痛及焦慮。
李耀泰說,母子肌膚接觸的推廣實行率,全球各國差異甚大,台灣平均是64%;袋鼠媽媽式照顧嬰兒的好處多多,應對孕婦加強宣導,成為常態。
推薦文章
-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全年威脅 專家:疫苗接種保護全家老小健康
-
院長講堂╱馬偕兒童醫院院長陳治平 打造懷孕完整照護鏈
-
三多健康最前線/世壯運掀高齡運動風潮 營養師:銀髮族補對蛋白質 更易長肌肉
-
院長講堂/鄭名芳擁三大專科專業 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照護園區
-
高齡孕婦攀升 國健署:善用產前遺傳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