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腹痛不想上學非裝病 大腸激躁症惹禍
台中8歲男童經常抱怨肚子痛,起初父母認為兒子故意裝病不去上學,但發作時幾乎站不起來,到醫院檢查才確診為「大腸激躁症」,經調整作息、飲食及配合用藥,生活才步上正軌。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德慶今天受訪表示,因患者的父母工作繁忙,男童從小與爺爺奶奶同住,上小學後便接回家中同住,沒想到過去幾個月來男童經常喊腹痛,有時更痛到站不起來而不願上學,家長以為是裝病不想上學。
陳德慶指出,大腸激躁症常見於成人及兒童,其中約10%至20%的學齡兒童會遇到類似困擾,通常患者的腸胃結構上並沒有異常,因此沒有特殊檢查能直接確診,僅能透過安排多項檢查,再由醫師根據臨床經驗判斷。
大腸激躁症的患者最主要的症狀為慢性腹痛,且與排便有關,部分患者腹痛後會排便,排便後腹痛症狀改善;有些患者則出現便秘情形,改善便秘後仍感到腹痛;另外也有患者會出現排便次數或糞便形狀改變,如便祕、腹瀉,或兩者交替出現。
陳德慶說明,目前造成大腸激躁症的確切原因仍不明朗,可能與腸胃道蠕動功能失調、腸胃道過度反應、腸道菌叢失衡、精神緊張等有關,不少兒童因生活中出現極大變化,而發生症狀,需要靠長期調整緩解症狀。
大腸激躁症雖然不會影響小孩的生長發育,卻會影響當事人及家屬的生活品質,故一定要找出病因,並透過調整飲食、規律作息、學習放鬆與應對壓力的技巧,及使用益生菌和藥物等,才能讓惱人的症狀獲得良好控制。
推薦文章
-
蟑螂能不能打?為什麼蟑螂總往人身上飛?看到「蟑螂出沒」必做4件事
-
每天吃益生菌腸道好健壯?醫學專家揭4個常見「腸胃保健迷思」
-
夏季感冒和冬季感冒截然不同怎預防?醫師教增強抵抗力的方法
-
3天排便一次未必不正常!消化科醫揭唯有出現症狀才需就診
-
33歲二寶媽兩度被診斷為腸躁症「醫斷言不可能罹癌」最終卻是大腸癌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