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寶寶吐奶 這樣做有效改善
很多新生兒有吐奶、溢奶狀況,若吐奶量太多,常使新手父母不知所措。小兒科醫師表示,嬰兒吐奶「生理性胃食道逆流」,是正常現象,不必過度擔心,但若嬰兒頻繁溢吐奶,或嘔吐物有血絲等,應盡速診斷是否為疾病引起。
六周大的新生兒洋洋,每天有兩三次餐後吐奶,父母擔心有腸胃道疾病而求診。
醫師問診得知,洋洋是足月出生、體重3000克,看診時體重達4200克,每四個小時約可吃100至120c.c.奶,每天換五片以上尿布,無腹脹、嘔吐物含血絲或活力低下等問題,診斷為生理性胃食道逆流。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說,餵奶後嬰兒胃部撐大,下食道括約肌短暫鬆弛,奶容易逆流回食道、由口溢出,這是健康嬰兒正常生理現象,隨嬰兒年紀增長、胃容量慢慢增大、稠狀副食品添加、坐著或站立的時間增加,短暫下食道括約肌鬆弛減少發生,生理性胃食道逆流便會逐漸改善。
想改善吐奶,戴季珊建議,可採少量多餐、頻繁拍嗝、餵奶完保持直立的姿勢約20至30分鐘,且避免激烈活動、睡覺時仰睡且抬高頭部、避免尼古丁接觸等,都是緩解吐奶的小撇步,但最好別自行減奶,以免寶寶肚子餓哭鬧使吐奶更嚴重,也恐脫水甚至影響生長發育。
據統計,四個月大嬰兒約三分之二每天至少吐奶一次,七至十二個月大會逐漸改善。
戴季珊提醒,並非所有嬰兒吐奶都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寶寶出現頻繁溢奶、吐奶時,應就醫鑑別診斷是正常現象還是疾病引起。
推薦文章
-
牛奶為何「晚上喝」比早上好?不能喝牛奶,教你用「5類食物」代替
-
初三要睡到飽有訣竅!醫揭挑對床墊是關鍵:讓脊椎保持W字型
-
左側躺好還是右側躺好?睡眠醫學權威解密睡姿 睡眠呼吸中止、胃食道逆流建議各不同
-
【慢病最愛問】胃食道逆流與肺纖維化是什麼關係?吃完藥腸胃很不舒服,請問要回胸腔科看診還是到胃腸肝膽科?又要如何顧肺又顧胃?
-
前一晚吃太飽,隔天早餐更要吃!營養師教早餐吃這些,3種水果還能消腹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