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見腸病毒D68型首例 勤洗手也要洗玩具
開學近一周,學童接觸頻繁。衛福部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1名北部2歲女童,罹患少見腸病毒D68型致重症,為國內首例。症狀會發燒、咳嗽類似感冒,與腸病毒71型不同,提醒家長當心,勤洗手、接觸孩童前應換洗衣物,且常清洗孩童玩具預防腸病毒。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就診人次已連續4周攀升,上周門、急診達1萬4091人次。該名北部2歲重症女童,8月中開始嘔吐、發燒,又出現肌肉不對稱、走路不穩等「類小兒麻痺」症狀,目前仍住院治療,家人皆無有感染腸病毒疑似症狀,不排除是被無症狀感染者傳染。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腸病毒D68型在台灣案例少見,自2015年至今僅31例,僅有今年一例重症,致使重症的機率較腸病毒71型低,但症狀會發燒、咳嗽、流鼻水和喉嚨痛,與腸病毒71型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併發腦炎、心肌炎等、心肺衰竭、死亡等重症不同,D68型重症多會致肺炎、肢體麻痺。
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表示,腸病毒有13群,有7群會感染人類,腸病毒D68型屬於D群,腸病毒71型屬於A型。D68型國內近3年僅零星個案,不同腸病毒克沙奇A常年流行,及腸病毒71型數年一次大流行,但美國曾在2015年,誤以為一群孩童罹患小兒麻痺,檢驗才知是腸病毒D68型引發肢體麻痺。
黃婉婷提醒,5歲以下幼童是感染腸病毒高危險群,腸病毒D68型預防方式與其他腸病毒型別相同,飯前及如廁後勤手洗、家長與老師要接觸孩童前,應先換穿衣物,時常清洗孩童玩具等;當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避免傳染。
推薦文章
-
苗栗縣民三成一為老幼者 著重疫苗政策預防傳染病
-
恐威脅性命…肺炎鏈球菌「全年都有」 6類對象建議打疫苗
-
肌肉流失、吸入性肺炎…長者缺牙恐致各種疾病上身
-
被狗咬要打破傷風還是狂犬病疫苗?醫叮囑一狀況出現須馬上去打
-
「感冒藥」需不需要吃完?先釐清一重點!3種情況一定要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