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黑人掉淚...有早產徵兆宜產前轉診
藝人范范生了早產兒。她原本預產期是在2月17日,卻提早1月15日剖腹生產。根據報導,范范在A醫院生產,但因兩個雙胞胎寶寶體重各只有1800公克,所以需要轉到有小兒加護病房的B醫院觀察治療。黑人必須放下范范,跟著救護車到B醫院辦理住院手續,他不禁掉下男兒淚。
看到此一報導,不免心有所感。因為,如果早產兒基金會的宣導夠廣,讓所有父母充分掌握早產高危險成因,包括多胞胎、早期破水、曾有早產分娩史、年紀小於18或大於40歲……,那范范和黑人就能及早警覺,懷雙胞胎又早期破水,必須採取「產前轉診」到有早產兒加護病房的醫院待產,那麼黑人就不用哭了。
根據統計,台灣孕產婦生下早產比率是8%~10%,換言之,每一個媽媽其實有十分之一的機會可能生早產兒,雖然已有健保,但唯有預防勝於治療,方可降低醫療、社會的成本。
我曾在一場媽媽教室遇到一位準媽媽,她告訴我,有位嘉義朋友,因高齡生產,在早期破水之際,馬上警覺趕到有早產兒加護病房的醫院安胎,產後寶寶立即由該院新生兒科醫師接手治療,如今母子均安。
另一位早產媽媽,原來在A醫院安胎,及時在產前轉到有加護病房的B醫院,雖然生下800公克的寶寶,但在悉心照料下,如今孩子已上小學四年級,而且活潑可愛。
以上兩個案例說明產前母體轉送的重要。媽媽有早產徵兆,若能選擇到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院安胎,在產科醫師和新生兒科醫師共同會診下,可在黃金治療時機搶救小生命。根據基金會出版的早產安胎衛教手冊,早已叮嚀準媽媽:新生早產兒在轉送過程中,有過多不穩定因素,勢必增加併發症的機會。
只可惜,台灣由於轉診宣導不夠落實,仍無法全面做到早產母親的轉診。從俗諺「覆巢之下無完卵」即可知,與其小心翼翼地轉送如雞蛋般脆弱的新生兒,不如連著窩巢一起轉送母體與胎兒更為安全。根據台灣早產兒追蹤小組與馬偕醫院聯合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證實,早產母親若有計畫轉診(至少分娩前48小時),可讓母親有較佳的產前照顧,可有效降低極低體重早產兒腦室內出血發生率等併發症。
總之,孕產婦本身是「避免早產」最關鍵的人,因為她是最了解自己身體狀況,才能順利度過懷孕、生產階段,產下足月、健康的寶寶。
註:早產安胎衛教手冊及「認識早產」單張,民眾可去信向基金會免費索取,或上網台灣早產兒基金會官網查詢。
早產兒基金會網站: http://www.pbf.org.tw
推薦文章
-
含氟牙膏中的氟化物會導致癌症或智商下降嗎?專家們這麼說
-
半夜驚醒!她怕「這病」不只奪走孩子身高,甚至呼吸、行走能力…
-
三多營養最前線/ 疲勞 焦慮 難入睡 B群怎麼吃最有效?
-
貧血多吃含鐵食物能改善?「這類型」恐越補越糟!一表看貧血7類型+4類補血食物
-
確診乳癌要更冷靜 記住4重點並問醫師2個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