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病胎兒 出生就動手術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台中市廖姓男嬰的母親,產檢時發現腹中胎兒有先天性心臟病併發肺動脈閉鎖,轉診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出生後接受心導管手術打通肺動脈,救回一命。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先天性心臟科主任陳豐霖說,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可及早發現胎兒心臟是否異常,早點接受治療,相對省去手術矯正、後遺症,建議產婦在產檢時,加做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確保胎兒健康。
廖姓男嬰的父親說,他的妻子懷孕30周時,在婦產科診所產檢,醫師發現胎兒的右心室發育不全,經轉診到中山醫大附設醫院接受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是先天性心臟病併發肺動脈閉鎖。
廖父指出,很感謝婦產科診所醫師細心產檢,查出問題,原本擔心兒子健康狀況,還好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的醫療團隊仔細說明,他配合院方治療,從妻子生產,到兒子一出生後插管,接受心導管手術,相當順利,如今兒子已康復出院。
醫師陳豐霖說,胎兒罹患先天性心臟病合併肺動脈閉鎖症,尚可利用開放性動脈導管,將血液送到肺部,但出生3天內,開放性動脈導管會閉合,若沒有及時發現,血液無法送達肺部,易缺氧猝死。
他指出,先天性心臟病愈早治療,術後恢復狀況愈好,甚至與正常孩子無異,省去手術矯正的麻煩。10歲女童陳沛莛也罹患肺動脈閉鎖症,一出生接受心導管手術,如今體力、健康和正常孩子一樣。
推薦文章
-
你也會打呼?神經醫警告「1睡眠習慣」恐增中風、失智症風險
-
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促進心臟健康?醫揭適合族群、何時吃最好
-
35歲女靠這招半年減重29公斤 醫:生活型態調整才能不復胖
-
富含鉀飲食可降低24%心臟衰竭風險 醫師建議多吃1類蔬果
-
13歲男童一口氣乾吃三包泡麵猝死!醫警告把生泡麵當零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