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抗憂劑婦女懷孕後停藥?有爭議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正在服用抗憂鬱劑的婦女,懷孕後是否停藥,仍有爭議。《一般精神醫學檔案》日前刊登的一份研究指出,憂鬱症孕婦不治療,產下的嬰兒,整體上發育較差,但服用「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的孕婦,較容易產下頭圍較小的嬰兒,嬰兒頭圍偏小在部分研究中被認為與日後行為或精神問題有關。
荷蘭研究人員以近8千名孕婦為觀察對象,其中570名患有憂鬱症,但未接受藥物治療。99名則持續服用抗憂鬱劑。研究顯示,服用部分抗憂鬱劑的孕婦相對較容易產下頭圍偏小的嬰兒。但不治療憂鬱症,對產婦也可能有不良影響,因此正在服用抗憂鬱劑的婦女,懷孕後是否停藥,專家仍無具體的建議,甚至在醫界一直是兩派爭辯,有高度爭議的議題。作用於血清素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類藥物有不少,這類藥物抑制血清素再吸收可改善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不足,減少突觸前神經細胞血清素的回收,增加其在神經末梢的濃度,因而在機轉上能抗憂鬱。
推薦文章
-
每天水喝不夠讓你「壓力飆升」還會引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憂鬱症
-
積極做瑜伽健康女43歲就更年期「覺得被身體背叛」用療癒之旅找回力量
-
具俊曄長坐金寶山陪伴大S 醫揭「綑綁感」小心延續性哀傷障礙
-
性生活偏少無所謂?研究:若同時伴隨「2項因素」,死亡風險大增
-
林芳郁失智…名醫妻化身照顧者 陳良基:非常令人感動的鶼鰈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