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調理不當 婦科小毛病叢生不勝煩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產婦若不注意產後調理,很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的症狀。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吳蓉茹表示,若產婦生產後忽視產後調理,很容易就會產生一些產後月事不順、生理痛、腰痠背痛等小毛病,所以正確的產後調理很重要,包括食補及生活起居的適度調適等。
吳蓉茹醫師指出,食補是以營養均衡的飲食方式為主要原則,一般社會大眾所熟知的麻油雞是一種滋補的食物,有助於促進子宮收縮、讓組織再生。此外,生薑性溫,味辛,中醫認為,生薑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促進食慾等作用。
至於適量的酒可幫助人體促進血液循環,一般通常都使用米酒,至於全酒或半水酒,則依個人喜好來決定。建議自然產者在產後七天,剖腹產者在產後兩個禮拜才開始吃麻油雞。如果產婦傷口有紅腫疼痛時,這時候就應禁食麻油及酒類煮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麻油雞雖然很有營養,但產婦還是要多吃蔬果,這樣才能讓營養均衡、避免發生便秘。然而,有些產婦對於油膩或麻油很排斥,甚至有些人還會拉肚子,這時候可改吃香菇雞湯、杜仲腰仔湯、鱸魚湯、鯽魚湯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有些生冷的蔬果還是要避開,譬如飲料、冰品、柚子、西瓜、梨子、橘子、蕃茄、苦瓜、竹筍等皆是,但燒烤類、油炸類、麻辣類的食物最好少吃為妙。生活起居上應注意不要碰冷水、少吹冷風、定時排便、經常休息。
推薦文章
-
想丟東西卻老是捨不得?「猶豫5秒整理魔法」斷捨離不再煎熬
-
只需三種食材!20分鐘自製舒緩喉嚨痛的飲品 天然又抗發炎
-
明天立冬!補氣未必要吃麻油雞、薑母鴨 中醫推「白蘿蔔」調和脾胃
-
人參等中藥材易誤認為食材 高市11件網路販售挨罰
-
朱慧芳/蘋果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