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哺乳出現心煩意亂、嘔逆 是為乳中虛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部分婦女產後哺乳時,出現心煩意亂、嘔逆等狀況。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新佩在台北的一場研討會中表示,此為中醫說的「乳中虛」,認為部分體質虛弱婦人產後津、血流失,哺乳後氣血更虛,容易產生虛熱而心煩意亂,胃虛嘔逆。
王新佩強調,當婦人整體健康、消化機能正常,氣血有來源時,哺乳不會產生疾病,但虛弱婦人產後又中氣大傷,乳汁又餵得多時,中醫認為可能出現虛熱,使人心煩意亂。
王新佩指出,對於乳中虛,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提出使用安中補氣的方藥,但並非全然補益之品,而是除煩亂、清熱化氣的藥材組合。
放棄餵哺母乳,除產婦本身體質虛弱無法應付外,奶水不足也是重要原因。母乳含有許多配方奶沒有的物質如免疫球蛋白、活細胞及荷爾蒙等,協助幼兒腸胃細胞成熟,無法哺乳對幼兒來說的確是損失。
醫師建議產婦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常按摩刺激乳房、正確方式餵奶,還可搭配中醫調理。營養師則指出,哺乳期一天所需熱量約2300大卡,六大類食物建議攝取量為五穀根莖類3.5碗、奶類2至3杯、肉魚豆蛋類5~6兩、蔬菜類3~4小碟、水果類2份、油脂34湯匙,燉湯或水分至少6~8杯。
推薦文章
-
茶包的塑膠微粒可能致癌?專家警告一材質釋放有毒物質達數十億顆
-
女子為治嚴重失眠照養生食譜服用 最終反丟了工作「一食材惹禍」
-
性功能障礙非男性專屬煩惱 生理+心理因素讓女性問題複雜難解
-
溫暖與激勵在旋律中交織共融 中醫大附醫員工音樂會共譜感動篇章
-
男子吃2顆蒸蘋果「半夜嘔吐腹痛掛急診」直呼差點沒命 網揪致病真正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