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迷思/陰虛火熱者 食補忌用米酒
【元氣周報/記者胡宗鳳/報導】
台中市曾有一位38歲婦女於產後第四天回家坐月子,以豬腳、麻油雞調理、進補,一周後發生腦中風。邱瓊慧說,一般而言,產後一周內勿用酒及麻油調理食物,尤其孕前即表現陰虛火熱、或肝鬱化火體質患者,全程更是忌酒。
●大量米酒 並非中醫主張
不少產婦於坐月子期間都不敢喝水,甚至以酒代水來喝,以讓產後凸出的小腹快速消失。署立台中醫院中醫師邱瓊慧說,產婦易有膀胱炎、泌尿道發炎的問題,這都是因水喝得不夠多所致;如果真的有飲水禁忌者,也不宜以酒代水,建議可用荔枝殼、觀音串或炒黑豆煎水代茶飲用。
邱瓊慧說,坊間坐月子習慣用很多米酒,但這並不是中醫的主張;查遍典籍,歷代醫家都未曾指出坐月子非得用酒不可,酒在臨床上只是做為泡製中藥的材料,目的在藉由酒的性熱特性助長藥勢。
●要不要補 先看產婦體質
邱瓊慧說,其實中醫認為產婦要不要補,都得先看其體質。甚至體質不錯的產婦,於產後未呈現虛症,飲食跟平常一樣,只須調養、休息,根本不須進補。
她指出,體質容易偏熱者不宜食太過躁熱的食物,例如麻油等。體質偏虛者就不要吃太涼的食物,例如瓜果類,蔬菜的比率也不宜占多。
【2009/11/01 元氣周報】
推薦文章
-
屏東免費月嫂服務再升級,讓小產媽媽和準媽媽迎來「神隊友」
-
針灸、拿藥只能二選一? 健保署:均有健保給付、違者開罰
-
守護孕婦胎兒健康 高市推動周產期轉診共同照護
-
中醫大附醫攜手台灣世界展望會,推動「Water to Kids」水資源展 衍生企業齊心響應 擴大醫療永續影響力
-
院長講堂╱馬偕兒童醫院院長陳治平 打造懷孕完整照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