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迷思/陰虛火熱者 食補忌用米酒
【元氣周報/記者胡宗鳳/報導】
台中市曾有一位38歲婦女於產後第四天回家坐月子,以豬腳、麻油雞調理、進補,一周後發生腦中風。邱瓊慧說,一般而言,產後一周內勿用酒及麻油調理食物,尤其孕前即表現陰虛火熱、或肝鬱化火體質患者,全程更是忌酒。
●大量米酒 並非中醫主張
不少產婦於坐月子期間都不敢喝水,甚至以酒代水來喝,以讓產後凸出的小腹快速消失。署立台中醫院中醫師邱瓊慧說,產婦易有膀胱炎、泌尿道發炎的問題,這都是因水喝得不夠多所致;如果真的有飲水禁忌者,也不宜以酒代水,建議可用荔枝殼、觀音串或炒黑豆煎水代茶飲用。
邱瓊慧說,坊間坐月子習慣用很多米酒,但這並不是中醫的主張;查遍典籍,歷代醫家都未曾指出坐月子非得用酒不可,酒在臨床上只是做為泡製中藥的材料,目的在藉由酒的性熱特性助長藥勢。
●要不要補 先看產婦體質
邱瓊慧說,其實中醫認為產婦要不要補,都得先看其體質。甚至體質不錯的產婦,於產後未呈現虛症,飲食跟平常一樣,只須調養、休息,根本不須進補。
她指出,體質容易偏熱者不宜食太過躁熱的食物,例如麻油等。體質偏虛者就不要吃太涼的食物,例如瓜果類,蔬菜的比率也不宜占多。
【2009/11/01 元氣周報】
推薦文章
-
中醫大附醫榮獲2025年《Healthcare Asia Awards》雙料大獎 勇奪「年度醫院」與「年度CEO」 彰顯智慧醫療與永續領導力
-
黑大蒜和大蒜差在哪裡?黑大蒜7大營養價值 營養師教你怎麼吃最理想
-
女子為治嚴重失眠照養生食譜服用 最終反丟了工作「一食材惹禍」
-
溫暖與激勵在旋律中交織共融 中醫大附醫員工音樂會共譜感動篇章
-
男子吃2顆蒸蘋果「半夜嘔吐腹痛掛急診」直呼差點沒命 網揪致病真正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