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早產兒 未被國家追蹤
研究發現,有三成早產兒可能出現中重度神經動作異常,急需掌握黃金治療期,但目前國家只定期追蹤關懷出生體重1500公克以下的早產兒,高達九成五以上早產兒體重在此標準之上、並未被列為追蹤族群。醫師提醒家長留心,至少仔細填寫寶寶打預防針前的自填問卷,若多題勾否,就得提醒醫師注意。
早產兒是指懷孕周數滿20周,但未滿37周出生的新生兒。若出生體重低於2500公克稱為低體重,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者則稱為極低體重。
國泰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洪依利指出,台灣每年有近20萬名新生兒,其中早產兒的比率約占8至10%,即每年有近2萬名早產兒出生,提早面對一個艱辛的成長歷程,這些巴掌仙子可能從腦部、眼睛、心臟、肺部、腸胃到免疫系統,都因器官發育未成熟而易有病變,須及早接受完整的發展性醫療照護,才有機會健康長大。
但目前多數早產兒並非國家定期追蹤族群,更容易發生遲緩而不自知。根據105年度出生通報資料,台灣有2萬307名早產兒誕生,其中出生體重未滿1500公克孩子有1934人,是早產兒基金會長期追蹤關懷的對象;換言之,有高達九成五的的早產兒並非國家定期追蹤族群。
推薦文章
-
王必勝從一件事警覺自己該減重了!7個月狂減16公斤,不復胖有秘訣
-
醫生同時患痛風和腎結石 用「白飯減肥法」一年減重12公斤不復胖
-
蘋果皮抗老、控糖5大養生功效 醫教如何將果皮好處吃下肚?
-
依然自己開車、到各地旅行 102歲營養學教授分享7長壽秘訣
-
鬥志到第3天就消失殆盡 她實測日行一萬步一個月發現意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