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吃不夠 4成學童嗯嗯不順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台灣營養學會針對國小學童進行調查發現,超過4成學童有慢性便秘症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主任陳中明也說,該院每月有12位小朋友便秘腹痛,由家長送醫,可能與平日蔬果吃得少有關。
台灣營養學會與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在去年12月針對台北市600名國小學童調查「膳食纖維攝取與便秘狀況」。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進崑表示,相較於2002年類似的調查,當時學童便秘的盛行率為32%,近年來學童便秘比率有增加的趨勢。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陳俊榮指出,雖然國小已推廣「每日五蔬果」,但目前國小學童膳食纖維攝取只達建議量的50~60%;相反的,西式速食當道,許多小朋友喜歡吃油炸食物,若蔬菜水果吃得少,也就容易便秘。
陳中明指出,該院小兒科每月約有12位小朋友因急性腹痛就診,X光檢查,都可發現孩子左下腹的大腸累積了許多未解的大便,臨床上只能以灌腸或軟便劑減緩病童不適。陳中明和陳俊榮都說,許多家長都只顧著小朋友吃飯了沒?其實也要關心小朋友是否固定排便。因為變成慢性便秘,到最後可能需以灌腸通便,可能反而會傷害腸道,而且便秘也會影響小朋友的食欲不振,甚至是學習專注力,建議應引導小朋友多補充小朋友膳食纖維量,而且每周能夠規律排便3次以上,才算正常。
【2010/01/07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吃對早餐瘦一圈!專家推薦7種早餐食物幫助燃燒內臟脂肪
-
每天吃生菜還便秘?醫師揭纖維要吃對,「最雷便當菜」高纖助排便!
-
補充營養品不再無感!熟齡族6天見證:體力、精神、行動力大提升,高CP值推薦
-
別等出問題才煩惱 專家建議3個訓練動作防尿失禁:愈早練愈好
-
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專家推薦5種蔬菜對心臟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