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 父母老師好尷尬?

聯合晚報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兒福聯盟今天公布「2016年台灣兒少性教育知識調查報告」,發現四分之一的家庭從未與孩童談論性知識,近七成家庭從未討論過性行為議題,且有近三成孩子指老師曾刻意跳開某些性知識議題。「性」是親子、師生間的禁忌,孩子們卻有超前的進度的性知識,超過半數的國小高年級學生知道有效避孕方式,甚至有一成學生認為,兩情相悅、偷嚐禁果是小事。

兒福聯盟4月中至5月中,分別針對五、六年級與國中七、八年級學生進行調查,共回收1479份有效問卷,結果發現學校老師、家長,對和孩子討論性知識這件事,依然停留在「保守」的年代。

兒盟指出,國小五、六年級學童就開始接觸性知識,包含兩性交往、自我身體探索、性別概念及青春期性徵等。但調查發現,近三成孩子表示,學校老師在課堂上會刻意避開不談某些課本內的性知識內容,且比率隨年級增加,八年級生有此經驗的達近三成七。

儘管家長、老師不願談性,孩子們卻有「超前課本進度的性知識」。兒盟發現,國小五、六年級「健康與體育」課程教材,並未提及避孕知識,卻分別有五成及七成的五、六年級生,自認了解有效避孕方式,進一步調查,學童獲取避孕方式有四成四來自老師、二成五來自家中大人,還有部分孩子的避孕知識,是從同學與好朋友、網路、新聞媒體等得知。

兒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第一線社工反映,學童對性感到好奇且會詢問,有些孩子會說避孕要使用保險套或是吃避孕藥,不過也有些小孩從網路得到錯誤訊息,會問「網路上說可樂可以殺精是真的嗎?」或是體外射精就可以避孕。她說,小朋友的性知識已遠遠超過課本程度,老師和家長都不要再迴避談論性教育。

此外,現在的孩子普遍較早熟,加上社會風氣開放,不少學童小學就談戀愛,但兒盟發現孩子對情感議題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處理分手失戀情緒與表達情感,更有超過兩成孩子不認為性教育是健康的事,一成認為兩情相悅,偷嚐禁果是小事。

陳麗如提醒,性教育需要師長共同親密對話,且在孩子有需求的時給予協助,兒盟呼籲,老師要用正面且開放的談論態度不應避談,性知識應該從小開始灌輸討論,家庭要多討論,政府相關單位也應該是性教育的領航員,多給予協助。

性教育 避孕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