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針別倒數 先轉移注意力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要打針囉,一、二、三……」,在醫院注射室總會聽到護理人員數數,讓小朋友配合打針;不過,應邀來台的美國兒童醫療輔導師史丹迪絲(Andrea M.Standish)說,打針前數數反而增加肌肉緊繃和疼痛,不如先以講故事等方式轉移小朋友注意力,或許更能降低病童的焦慮與壓力。
史丹迪絲在各國推廣兒童友善醫療,昨天應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之邀來台舉辦講座。她強調,愈來愈多文獻證實,住院病童面對陌生醫療環境及醫療器械,會增加焦慮及痛苦,「這時醫護人員及家長若能善用有效溝通及動作,能縮短治療時間,減少止痛藥的使用」。
史丹迪絲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分析指出,不妨讓病童角色扮演,讓他們拿著玩具聽診器或針筒幫玩偶打針,醫院也可以提供廢棄的醫療耗材,讓病童把玩或拿來即興創作,都能化解治療焦慮。
醫護人員常以數「一二三」當作注射前的準備動作,不僅增加疼痛感,也易暈針。她表示,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技巧,先不要讓他們看針頭,並讓病童假裝吹熄蠟燭,或試著咳嗽幾聲,反而能減緩注射的疼痛。
台大兒童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呂立表示,醫院常被聯想到打針、吃藥及一連串治療,許多病童常有與家人分離的焦慮,以及病童本身的折磨,因此如何減輕孩童住院痛苦及不安,是所有家長及醫護人員需要學習之處。
【2010/04/10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新春健康計畫/正常飲食告別胃痛 續維持運動、獨旅
-
止痛藥吃了還是沒效,先搞懂「痛的種類」!藥師公開6關鍵,教你精準止痛
-
「雨水」後氣溫漸升、雨量增,常見4種不適症狀!5秘訣2食譜助排濕
-
診所流感驗出率僅6成左右,不對勁快自費吃紓伏效?醫說明流感快篩準確度差異
-
感冒、過敏性鼻炎如何分辨?多管齊下 遠離換季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