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非膽固醇元凶!「蛋黃PK蛋白營養價值」揭曉 一般人每天可吃2-3顆
雞蛋是臺灣最常見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除了含有豐富蛋白質,蛋黃中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和鐵、磷等礦物質,同時也是經濟實惠的營養食物。不過,你喜歡吃蛋黃還是蛋白呢?
蛋白、蛋黃營養 超級比一比
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雞蛋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不過,很多人都說不愛吃蛋黃,只吃蛋白,那真的太浪費營養,因為精華都在蛋黃裡。
(推薦閱讀:雞蛋買回家要先清洗嗎? 專家答案恐怕跟你做的不一樣)
◎蛋黃 (約17g)
熱量:52kcalC/P/F:0.6/2.6/4.6g
維生素A:276IU
維生素B12:0.5µg
葉酸:27.2µg
鈣:27mg
鋅:0.6mg
膽固醇:200mg
◎蛋白(約39g)
熱量:20kcalC/P/F:0.2/4.4/0g
維生素A:0IU
維生素B12:0.04µg
葉酸:0.7µg
鈣:2mg
鋅:0mg
膽固醇:0mg
(以上數值為一顆雞蛋之平均數值)
食物對血膽固醇影響小 過多壞脂肪是關鍵
高敏敏說明,蛋黃的維生素A、葉酸、鈣質都比蛋白豐富很多,可以幫助黏膜的健康、對備孕懷孕的媽咪們很好、增加保護力;而蛋白則是無膽固醇的優質蛋白質來源,能幫助健身運動人士增肌減脂。
不過,許多人認為「蛋黃膽固醇很高」,導致吃蛋時只挑蛋白吃,高敏敏強調,這是觀念要導正,食物膽固醇對血膽固醇的影響並不大,人體膽固醇70%大部分都是身體自己合成,僅有30%是來自吃下肚的食物,過多的壞脂肪才是刺激身體合成壞膽固醇的主要原因,例如:甜點、炸物、麵包奶油等。
(推薦閱讀:蛋殼有斑點正常嗎?蛋黃顏色愈深愈營養? 專家教你判斷品質優劣)
健康者一天是攝取2-3顆 這些疾病最好少於1顆
一顆正常大小的雞蛋,約含210mg的膽固醇,低於每人每日建議攝取量(300 mg)以下,因此對身體的影響不大,反而蛋含的卵磷脂、膽鹼等,可以幫助脂肪代謝,所以吃蛋時最好整顆吃,才能獲得完整的營養。至於一天可以吃幾顆蛋呢?
高敏敏提及,關鍵還是要看個人健康狀態。原則上,沒有高膽固醇血症、高血脂症的人,每天吃到2~3顆雞蛋對身體是沒問題的,但若本身有血液膽固醇過高、曾罹患動脈血管梗塞、肥胖或是脂肪肝患者,一天應少於1顆(雞)蛋黃的攝取量。
(推薦閱讀:紅蛋比白蛋營養?一天只能吃一顆蛋? 營養師破解3大常見雞蛋迷思)
避免膽固醇過高 日常飲食很重要
高敏敏提醒,最重要的還是平時飲食的攝取應避免油炸、油煎、油酥的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料理,比起不吃雞蛋才是更聰明的做法;此外,一顆雞蛋約等於一份蛋白質的量,建議可以跟豆製品、魚肉、雞肉等肉類食物相互均衡食用,一天約6~8份蛋白質。
延伸閱讀:
·降膽固醇怎麼吃? 醫曝「最佳飲食法」:常吃麵包、炸雞腿便當要注意
·愛吃蛋會害膽固醇飆高? 營養師曝「真正高膽固醇食物」...全脂奶也是陷阱
推薦文章
-
擔心攝取過多?專家教你怎麼吃6種含鈉食品有益健康
-
對抗氧化壓力、預防慢性疾病 9種超級食物有助延長健康壽命
-
昂貴的冰淇淋是智商稅還是真的比較營養?專家曝關鍵在於一成分
-
吃太鹹與不吃鹽都不對!6種「健康高鈉食物」推薦、7種「排鈉食物」助平衡
-
一鍋六菜10分鐘搞定!營養師媽媽「懶人蒸煮料理」爆紅:省時省錢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