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通膨時代要來臨了嗎?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哪些食物變貴了?

食力 撰文=羅璿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造成全球大流行,雖然英國從2021年5月起開始逐漸解封、美國也預計在7月4日前可以達到70%疫苗施打率,世界疫情看似逐漸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卻迎來整體食物可能通貨膨脹的時刻。

你在超市或網購囤貨的餅乾、即沖咖啡與飲料,這些疫情下的救命仙丹,很有可能最快在2021年底就會變貴。

囤貨效應、運輸阻斷!食材原物料10年來最貴

「現在的物價上漲可不是開玩笑的,而且沒有和緩的跡象!」聯合國資深經濟學家Abdolreza Abbassian表示。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追蹤植物油、玉米、小麥、肉、乳製品等農作物綜合來看物價來到15年最高!其中植物油售價來到10年最高、玉米2020年售價也翻倍、大豆則貴了8成。

據英國《金融時報》2021年5月26日觀測美國期貨市場交易現況,咖啡、牛奶、糖、小麥與燕麥等常見食物,相比2019年,2021年總體物價已成長28%!

疫情爆發初期,各國政府囤貨更造成糖價飆升35.9%、小麥大漲 31.2% 。歐盟執委會統計,奶油國際出口價2020年也暴漲超過3分之1,咖啡豆因貨運受阻斷、成長超過51.7%,創下4年來新高!其他常見食品如鮮奶也變貴了11.9%、燕麥漲了27.2%。

數個通膨因子同時引爆、食品廠皮得繃緊了

除了原物料價格大漲,疫情間包裝與運輸成本上升,再加上食品公司研發永續的生產方式、轉型做線上銷售,這些都增加了生產成本。

雀巢、可口可樂、聯合利華、通用磨坊等食品大廠相繼於2021年4月起宣告,因為不敵疫情下眾多原物料成本攀升,只得漲價!最快2021年下半年或2022年消費者就會有感,從綠巨人玉米粒、可樂、雪碧、Kitkat巧克力到立頓紅茶包,這些日常食品,都可能變貴。

量販店吃不消!消費者也得負擔

多位經濟學家分析,全球各大食品公司紛紛預告漲價,代表整個食品業的物價浮動已勢不可逆。

康尼格拉食品執行長大衛·馬伯格(David Marberger)表示,當整個產業都同時漲價,業者比較不需擔憂顧客會被競爭者搶走,因此對於漲價的可能性更高,消費者也只能接受,而這正是當前的情況。此外,疫情期間零食、冷凍食品需求提升,大過於供給,因此成為漲價的第一選擇,部分產品已經變貴,市場預估接下來就輪到其他食物了。

此外,零售通路因相互競爭激烈,本來的利潤微薄到只有2%,通常不隨便漲價,卻也無法吸收此次食品業的物價大地震。經濟學家預測,隨著疫情解封,消費者返回餐廳,購買包裝食品的機會將較疫情期間減少。通路此刻唯有配合食品廠提升產品售價,這兩個產業才撐得下去。

隨著全球疫情看似逐漸稍緩,為食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以及消費端的經濟衝擊,恐怕才正要展開。

延伸閱讀

疫情當頭,餐飲科技如何以「創新」盡一己之力?

如何合理漲價,打造商家與消費者都合意的價格?

疫情持續衝擊全球海鮮供應鏈!聯合國:2億人口生計受創,需強化跨國合作

參考資料

As inflation rages, food and beverage manufacturers pass higher costs on to consumers

What the soaring cost of breakfast may signal for global food price inflation

(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食力

食力於2015年10月正式開台。創辦團隊是一群媒體工作以及對食品科學與

玉米 咖啡 小麥 新冠肺炎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