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吃蛋白質有助減緩肌肉流失?一個簡單公式可估算
Q:怎麼吃蛋白質,才有助減緩肌肉流失?
A:人體肌肉量會隨著年齡增長漸漸流失,而攝取充分的蛋白質則有助減緩流失速度。醫師表示,攝取量可由體重估算,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0.8-1.0公克,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天約需吃上48至60公克;年過65歲則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2公克;若有第三期以上的腎病變、初期肝硬化等情形,建議提升至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2-1.5公克。
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該怎麼拿捏?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的每日飲食指南手冊,含七公克蛋白質的食物,包括一顆雞蛋、一杯乳品、一杯無糖豆漿、兩片起司、210公克的優格、20公克的黃豆、三格傳統豆腐、半盒嫩豆腐、1.25片小方豆干、35公克的魚、50公克的蝦仁、30公克的去皮雞胸肉、35克的豬肉、鴨肉或羊肉等。民眾根據手冊對六大類食物的攝取建議來吃,就能均衡攝足各類營養素。
蛋白質來源多元,一般認為,植物性蛋白質優於動物性蛋白質,肉品是魚肉優於禽肉、禽肉優於雞豬牛羊肉。但由於不少老人因咀嚼功能變差,或者因病被限制飲食而很難吃到足夠的量,因此臨床醫師不會特別限制一定要吃哪一種蛋白質,先求攝取足量。
蛋白質也不可攝取過量,有研究顯示,吃進過量蛋白質可能影響鈣質吸收,因此停經後女性若一味補充蛋白質,有可能因缺鈣而提升骨鬆的發生風險。所以,更年期女性應與醫師討論,衡量自身是否有肌肉量減少情況,再決定食物的重點選擇。
諮詢專家/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吳至行
推薦文章
-
促進健康還有助抗癌 研究曝高強度間歇運動減緩癌細胞生長
-
🎧|血糖、肥胖、血壓、血脂「死亡四重奏」 醫提醒:藥物搭配生活習慣調整 才是根本解方
-
早餐多加一樣「神食材」助消化、飽足感持久 營養師大推的超市好物
-
70歲照樣健步如飛 專家教你堅持7個習慣有助保持行動力
-
年過50注意晚餐選項 營養師曝1食物吃多容易長期血糖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