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吃吃吃 防食物中毒5原則
農曆春節有許多團圓聚餐,但要留心飲食安全衛生,以免壞了新年好興致。衛福部食藥署提供預防食品中毒的「五要原則」,包括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等。
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說,購買食材前應計畫好烹煮與食用的份量,購買後的食材應儘速放入冰箱冷凍或冷藏貯存;冰箱也應避免存放過多食材,否則會導致冷卻效果下降、微生物孳生風險提升。另外,處理食材應謹守預防食物中毒的「五要原則」。
第一是「要洗手」,飯前、如廁後與處理食品前後,都應以乾淨的水與肥皂徹底洗淨雙手,若至郊外旅遊或露營,更應注意飲食衛生。其次是「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且不生食損傷的蔬果;表皮較粗糙的水果容易藏汙納垢,應徹底將果皮刷洗乾淨後再分切,以避免刀子將果皮細菌帶進可吃的果肉中。
第三是「要生熟食分開」,處理與盛裝生熟食的器具應分開,洗滌或裁切蔬果時也要避免交叉汙染。第四是「要徹底加熱」,不食用未煮熟的禽畜水產品,海鮮及肉類產品應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應超過攝氏70℃,細菌才容易被殲滅。最後是「要注意保存溫度」,在室溫下不宜放置過久,進冰箱的保存溫度得低於攝氏7℃,復熱時則需徹底加熱。
潘志寬提醒,若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應儘速就醫,同時配合衛生單位調查,以釐清食品中毒發生原因。
推薦文章
-
接地氣的小菜 嘎滋、嘎滋海蜇皮
-
不同種類保存條件大不同 營養師揭入夏易變質食物注意8大關鍵
-
胡蘿蔔可以生吃嗎?如何去除生味?小心跟「3食材」放一起會變苦
-
簡單又低成本?椰子油漱口改善口腔及全身健康有科學證據嗎?
-
你喜愛吃到飽嗎?/挑自己喜歡菜色 精緻吃不求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