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吃飯吃錯40年嗎?台式吃飯順序壞了血糖控制
吃飯順序會影響瘦身效果和健康,照華人傳統進食習慣,常是飯、菜和肉一起吃,接著喝湯,最後吃飯後水果。但專家指出正確的順序為先喝湯,飯反而要放到最後才吃。
台北醫學大學教授謝明哲在臉書分享聰明吃飯的四個正確步驟,首先要先喝湯,接著吃菜和水果,然後吃魚、肉和蛋,最後才吃米飯。
謝明哲指出,無論早中晚餐,想要健康或瘦身,吃飯順序很重要,吃飯的順序會影響吸收和新陳代謝,吃對的話可以降低熱量攝取,讓營養更均衡。
台大食品科學研究所碩士韋恩在粉專轉貼此文,他表示自己吃飯經驗超過40年以上,直到今天才知道吃錯了,台式吃飯是「吃飯配鹹」,這樣會讓飯後血糖控制不佳,西餐先喝湯再吃蔬菜的方式才是對的,而大陸江浙地區吃飯習慣是菜吃到最後才配飯也是正確的,血糖控制好比較不容易肥胖。
營養師孫語霙指出,減肥時期理想進食順序應為「從熱量密度低的食物先吃,密度越高越要後面吃」,所以應該先喝湯,增加胃部食物體積增加飽足感,接著吃蔬菜,填補胃腸部分空間、延緩血糖上升,也比較不容易囤積脂肪。
喝完湯、吃完蔬菜後,應該已經處於半飽的狀態,這時候就可以吃些豆魚蛋肉類等優質的蛋白質,以及熱量較高的米飯、麵食,自然就不容易吃過量,可達到攝取熱量減少的效果。
推薦文章
-
陪病看護經驗/陪病兼考驗廚藝 媽媽完食好窩心
-
抱怨身體差的老人飲食有5大共通點 營養師:有些吃法已經過時了
-
生雞蛋、半熟蛋和水煮蛋營養上有何不同?專家揭最適合與蛋搭配的食材
-
慢病主題館【痛風】關節變形、半夜痛醒好難受!痛風成因、預防方式、發作處理一次告訴你
-
吃水果可降低胰臟癌風險?日研究:少了一壞習慣的族群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