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上的「一匙鹽」是多少克?料理家教正確調味不失敗的秘訣
許多人在照著網路食譜做菜時,常常會卡在「鹽少許」或「一匙鹽」這類模糊的表述,結果做出來的味道不是太淡就是過鹹。料理專家水島弘史老師指出,其實這些表達方式,真正的用意是「要邊做邊嚐味道」,而不是照字面理解。
「一匙鹽」到底是多少克?真正關鍵在於「試味道」
一般來說,「一匙鹽」大約是0.3公克,但「鹽少許」與「一匙鹽」哪個多,並沒有固定標準。水島老師解釋,這些說法只是提供方向,實際上是要廚師自己試味再調整。「食譜上寫的調味份量只是參考,每個人感覺的鹹淡都不同,一定要透過試味道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
他的建議是,第一次做菜時,可以依照食譜標示的克數量好,之後必須養成「加一點、嚐一口」的習慣,逐步調整鹹度。特別是鹽、醬油這類強烈調味料,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少放,再慢慢補上。
煮物、燉菜調味的黃金法則
在燉煮料理中,隨著水分蒸發,鹽分會被濃縮。水島老師提醒,這種情況下最容易失敗。建議的做法是,一開始只放一半的鹽,等到料理接近完成時,再分兩到三次少量加鹽並試味,就能確保不會過鹹。
若真的出現味道太重的情況,他強調不是用其他調味料去「掩蓋」,而是靠「水量」來調整。若味道過濃,就加水或不含鹽分的食材來稀釋;若味道太淡,則透過繼續煮滾讓水分蒸發來濃縮。
失手時的補救方式
除了燉煮,炒菜或其他料理若不小心下鹽過多,也可以透過「加料」來補救。像是炒蔬菜過鹹,可以再加入蔬菜,或乾脆加牛奶變成另一道料理。相反地,若是糖或醋加多了,同樣也能靠加入不含這些味道的食材來中和。
「不要試圖用另一種強烈調味去掩蓋錯誤,這樣只會讓味道更加混亂。記住,最重要的原則是,一開始味道很淡沒關係,之後可以再慢慢補足。」水島老師總結。
推薦文章
-
開會打瞌睡? 營養師教你吃對早餐上班不斷電
-
反映上半身脂肪分布的重要線索 你可能不該忽視的「頸部指標」
-
感冒後覺得累,當心病毒偷襲心臟!病毒性心肌炎5個預警信號
-
容易引發發炎、變質氧化?專家破解種子油5大「惡名」迷思
-
地瓜vs.馬鈴薯哪個更健康?營養師揭關鍵差異 答案可能讓你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