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症狀自己抓藥? 藥單不適續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民眾看完中醫之後,通常藥袋裡都會附一張藥單,就有部分民眾認為,下次如有相同症狀,乾脆自己去中藥行抓藥服用比較快。對此,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俊明醫師表示,其實答案是不行,雖然藥單都會註明中藥種類,但是在不同時間點,病人的身體狀態也會不一樣,所以上次藥單並不適合繼續使用。
陳醫師指出,民眾必須要知道,傳統中醫開一個處方所要考量的面向相當多,不是只有考量症狀而已,如果民眾不懂中藥方的藥效就自行至中藥行抓藥服用,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更何況民眾自認為症狀相同,真的會跟以前的症狀完全一樣?事實上還是會有所差異。
陳俊明醫師進一步指出,除了症狀之外,中醫診斷時還要考量到體質、飲食、作息、情緒、環境等諸多因素,不要說不同的人、同一病名會出現不同症狀,就算是同一個患者在不同時間點,身體所呈現的狀態也會跟著不一樣,因此,每次患者服用的中藥方就會有所差異,建議民眾千萬不要自行買藥服用比較好。
在中醫治病過程當中,診察疾病方法主要透過望、聞、問、切,所謂望診就是觀看面容、臉色、頭髮、眼睛、鼻黏膜、舌色、耳朵、膚色、形態、舉止、動作、步履、指(趾)甲、手(腳)毛等;所謂聞診就是用鼻聞氣味、用耳聽聲音等,以便分別寒熱虛實差異性。
所謂問診就是詢問病史、飲食、睡眠、情緒、工作、大小便、運動習慣、生活習慣、人際關係、婦女經期等等;所謂切診就是把脈、觸摸,經由四診所得到的資訊加以整理、歸納、分析,然後才會進行辨證論治,最後開出適合患者病症的中藥方。
由此可見中醫開立患者的藥單必須非常審慎,每次診斷結果也會有所差異,所以民眾上次看診所得到的藥單並不適合繼續使用,就算症狀類似,但是仍會有一些差異,而且時間點不同,身體狀態往往跟著不同。
推薦文章
-
眼睛乾澀、視力模糊…4穴位、2茶飲改善乾眼症 維生素A食物護視網膜
-
網路偏方吃「左手香」治喉嚨 70歲男中毒竟釀大小便失禁
-
一份好的早餐須兼顧3要素!醫建議早餐搭配這樣吃 有飽足感也穩情緒
-
中年男台中車站美食街昏倒 「頸部有傷口」送醫急救不治
-
中醫師稱懷孕吃麵「恐釀胎兒心跳停止」 中醫師全聯會:閱聽眾自行審慎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