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鐵器煎藥 可能改變藥性降低作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古代中醫常用水煎藥,煎煮過程常會飄出濃濃中藥味。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俊明醫師表示,通常久病、重病、急性病患者必須使用水煎藥,因為藥效相對快速、強烈,治療效果比較好,不過,使用上有禁忌,容易腹瀉、胃腸功能不良的病患就不建議使用水煎藥,反而是用科學中藥粉比較好。
陳醫師指出,很多民眾對水煎藥比較陌生,其實水煎藥的熬煮過程很簡單,首先把中藥材經過適當切片、炮製之後放入鍋中,切忌不可用鐵鍋,再加入適量清水,開大火煮滾後轉小火慢慢熬煮,等到煮至剩下一碗藥湯即可將藥湯倒出來,這時候再加入適量清水熬煮第二次,煮至剩下一碗藥湯時就把藥湯倒出來,最後兩碗藥湯混合後即可分早晚兩次飲用。
傳統中醫認為,煎藥最忌鐵器,因為煎煮過程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甚至改變中藥性味、降低治療作用。
陳俊明醫師進一步指出,除了水煎中藥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煎煮法,比如某些礦物類中藥材要先敲碎、用布包,然後再煎煮半個鐘頭以上,這是因為藥材質地堅硬,藥性較難以溶出,所以需要先煎煮一段時間,隨後再放入其他中藥材一起煎煮。
此外,有些含揮發精油的中藥材則必須後下,亦即其他中藥材煮至將成之前十分鐘再加入一起煎煮,主要是為了避免精油煎煮太久而全部散失。水煎藥必須由中醫師診斷患者之後,依照體質、症狀開立處方後才能夠使用。
推薦文章
-
院長講堂/衛福部旗山醫院院長陳明智 醫療照護偏鄉長者 提升急救等級量能
-
別以為只是年紀大了! 多發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狀需警覺,及早發現有機會長期共存生活
-
不要怕吃澱粉,南瓜、糙米都是優質澱粉!澱粉攝取不足恐代謝失衡、影響免疫
-
「白露」後早晚溫差大易出現呼吸道症狀 多吃白色食物抗秋燥
-
早餐後別馬上刷牙、多打網球…6個小習慣可能讓你活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