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元氣漸流失 把脈知警訊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
署立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廖贊堯表示,臨床上男性常見的問題有筋骨退化、攝護腺毛病、頻尿、尿失禁、夜尿、肝指數偏高、痛風、高血壓、糖尿病、更年期等;男性三高問題大部分病人都以西藥控制病情,其實是不夠的,代謝症候群久病後易有其他併發症,早期接受中醫治療可改善生活品質,尤其是要多多運動,可以減肥也可增加男性活力。
疲勞、肝指數偏高也是臨床上常見,疲勞與肝指數高不能畫上等號,但大眾易被電視廣告誤導,認為疲勞就是肝不好,其實原因很多,調理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中醫的專長;至於肝指數偏高,肝炎、膽結石、喝酒都是因。
攝護腺是男性常見毛病,不外乎頻尿、排不乾淨、夜尿、排尿不順暢、甚至排不出尿來,臨床上到中醫就診者,大都先看過西醫再試中醫,易失去治病先機,早期中西醫合併治療效果會更好。
男性多為家庭支柱也是經濟來源,賣力工作往往造成筋骨勞損甚至提早退化,常見肘關節附近不適、肩膀不適,頸部,腰部和膝蓋不適都是常見毛病,雖不至造成生命危險,但疼痛會造成生活品質下降,嚴重的話會導致無法工作,建議平常多按摩穴道保養筋骨,也可以向信任的中醫師求教。
廖贊堯說,一般男人都比較ㄍㄧㄥ,平常不太照顧也不太保養自己,即便生病也不開口,為人子女或另一半要鼓勵並主動陪他就醫,父親更要主動開口求助,最好四十歲就開始調養身體定期健檢,以中醫角度人過了〺歲元氣逐漸流失,把個脈就騙不了人,平日的調理勝於日後的治療。
推薦文章
-
只有肥胖的人才會得糖尿病?年紀大了血糖比較高是正常的?
-
穩定血糖怎麼吃?6類食物幫你降低餐後血糖波動又有飽足感
-
一半洗腎患者是糖友 醫師教你從改變飲食開始防糖尿病腎病變
-
肥胖、不運動是最大原因 長期胰島素阻抗當心會惡化成糖尿病
-
身體一部位的大小可以預測死亡率?愈粗恐愈短命、易罹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