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神闕穴最能溫腎陽 延年益壽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中醫認為年長者多腎虛,中醫師孫茂峰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依中醫觀點,年紀漸長,易命門火衰,陽氣不足,此時灸神闕、足三里、氣海、關元等穴均有助益。
中醫師孫茂峰表示,中醫文獻認為年長腎虛者可多灸神闕、中脘、足三里、氣海、關元等穴。尤其在肚臍處的「神闕穴」,又名臍中,灸此穴可溫補並健運脾胃,對延年益壽亦有幫助。針對腎陽虛衰型者,常伴有腰膝酸軟,面色白,灸亦可搭配對命門、腎俞等穴。
利用艾灸穴位養生,若在灸後幾天感到口乾或便秘,則要停2至3天後再施行。與針刺法不同,灸法傳統上是利用艾條溫灸穴位,有補益,溫暖身體的作用。
中醫認為,溫灸許多穴位都有助健康,灸足三里可補中益氣,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具有延緩老化與強壯身體效益。
而脾虛氣衰型者症狀可見腹墜脹,胃口不佳,氣短無力等;可針對中脘、天樞、足三里、中極、三陰交等穴治療。而灸足踝上三寸的三陰交也有溫中散寒的效益,有溫補的作用,對中醫眼中的虛寒型經痛、性冷感,月事失調等均有改善效果。
不過,燻臍、灸穴位屬於醫療行為,仍要留意避免燒燙傷,需由醫師操作。
推薦文章
-
富含硝酸鹽助降血壓!為何甜菜根該在你的餐盤裡?教授這麼說
-
「現代人太注重健康反而短命」88歲藝術家秉持奇葩長壽理念:我不忌口
-
學霸父親失智症走失身亡!林葉亭轉念:「他想當快樂老人」
-
濕熱胃口不佳損脾胃 中醫師推四神湯食補
-
為何吃完合力他命後吐氣會有濃濃大蒜味?教授告訴你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