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收澀作用中藥 內用或外敷皆有助止血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中藥無論內用或外敷皆可用於止血。三軍總醫院中醫部林高士醫師表示,適度使用具收澀作用的中藥包紮傷口,促進止血;但遇到大出血時,需配合內治法及手術,避免出血無法控制造成危險。如果身體有不明出血,即使非常細微也需留意,由醫師診斷。
對於出血,中醫師指出,中醫臨床上常搭配使用仙鶴草,白芨、藕節、白茅根、三七等,其他如中藥牡丹皮、生地亦均能輔助改善不適。使用涼血、止血中藥有助改善減少輕微出血的情況。病症伴隨的出血,病因可能在於病症本身,或由治療直接引起。中醫師指出,此時透過中藥調理可改善生活品質,臨床上對改善患者的出血有幫助。
例如咳血痰時,醫師指出,可在主要方劑酌加仙鶴草、天花粉、生地、玄參,沙參,知母等;亦可加入藕節、白茅根、地榆、三七等。這類中藥止血、具抗發炎作用。其中常用的三七乾燥根,具止血及消腫止痛的效益,常用於相關病症的輔助治療。三七用於止血時需考慮使用生藥粉,避免煎煮及加熱。
推薦文章
-
現打果汁健康嗎?研究顯示連喝3天就有驚人變化!現榨果汁2招逆轉安心喝
-
維他命B群因為是水溶性就沒風險嗎?教授告訴你並非如此
-
「雨水」後氣溫漸升、雨量增,常見4種不適症狀!5秘訣2食譜助排濕
-
朱慧芳/芝麻小菜
-
點拿鐵但不加咖啡?非常注重養生的家醫科老友帶來的健康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