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治膿瘡 加速癒合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傳統中醫認為,癰腫又稱膿瘡,也就是惡性腫毒。中國陝西省銅川市中醫醫院院長董志超表示,癰是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膿性及壞死性炎症,呈局部腫脹且會引起疼痛,患者常發燒、寒顫,嚴重時恐併發敗血症,適合用拔罐法治療,不僅可抽吸傷口的炎性膿性液體,又能抽吸傷口的毒素等延遲癒合的物質。
董院長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癰的基本病機是氣血被毒邪壅塞以致不通,多由外感六淫、內鬱濕熱火毒所造成,或外來傷害,感受毒氣,進而化火生熱,導致邪毒壅聚、經絡阻塞,氣血凝滯,阻於人的皮肉間,最後聚而成形、發為癰腫。
董志超進一步指出,拔罐法運用到癰的治療中,膿性分泌物會在罐內負壓作用下快速流出,縮短癒合時間。現代醫學研究也顯示,拔罐法的物理作用能刺激肉芽組織生長,收縮傷口促進癒合。
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局部相對凹凸不平及毛髮較多的部位則不適用;拔罐時要根據部位面積大小,選擇大小適宜的器具,最好以透明玻璃罐為佳,因為可以觀察拔罐時患處的即時狀態。
推薦文章
- 
    
        46歲三寶媽簡單改變飲食「不節食不戒奶」凍齡外貌常被誤認30多歲
- 
    
        低調的超級食物!山藥富含黏液蛋白 穩定免疫力、補充能量的好食材
- 
    
        40歲後欲望下降如何享受性愛?專家揭讓私密處年輕的保養方法
- 
    
        11月2日假日急症中心上路!輕症不用跑大醫院 就醫、收費資訊5大QA一次看
- 
    
        為什麼疫苗對非洲豬瘟可能沒實際效益?教授:只有2解方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