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中風 以通經絡、調氣血為主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風如何應用穴道治療?中醫師林文彬表示,在軟癱期針灸治療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為主;初病採用瀉法,久病則取補法;痙攣期宜採宣瀉方式,也可應用放血,針對曲澤、委中穴,每次可放血量50毫升以上。
林醫師表示,中風針灸治療軟癱期治療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為原則。取手足陽明經穴,輔以太陽、少陽經穴區域;初病取患側穴,久病取兩側穴。初病用瀉法,久病則取補法;還可應用艾灸方式,可取天窗穴(肢體腱側)、百會穴。
中風治療常應用活血化瘀法。林文彬表示,依據中醫強調的「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威」的原則。活血化瘀藥物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反應,能削弱腦血栓的形成。
中醫辨證應用的活血化瘀方式。包括有理氣活血原則,藥方用可血府逐瘀湯,適用於早期起病急者。有通腑活血原則,藥方可用桃仁承氣湯,適用於排便秘結者。以及益氣活血原則,可用於病情穩定,氣虛血瘀者,可用益氣活血湯調理。
推薦文章
-
吃頭痛藥卻起不了作用?藥劑師解釋3種原因和不依賴藥物緩解法
-
微塑膠可能造成3大健康風險!研究建議這樣喝水「塑膠微粒少90%」
-
早晨五到八點是送醫高峰時段 醫師揭心血管疾病好發3大時刻
-
大幅降心梗風險 心臟外科醫師曝1個簡單習慣「可能救你一命」
-
院長講堂/衛福部旗山醫院院長陳明智 醫療照護偏鄉長者 提升急救等級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