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中風 以通經絡、調氣血為主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風如何應用穴道治療?中醫師林文彬表示,在軟癱期針灸治療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為主;初病採用瀉法,久病則取補法;痙攣期宜採宣瀉方式,也可應用放血,針對曲澤、委中穴,每次可放血量50毫升以上。
林醫師表示,中風針灸治療軟癱期治療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為原則。取手足陽明經穴,輔以太陽、少陽經穴區域;初病取患側穴,久病取兩側穴。初病用瀉法,久病則取補法;還可應用艾灸方式,可取天窗穴(肢體腱側)、百會穴。
中風治療常應用活血化瘀法。林文彬表示,依據中醫強調的「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威」的原則。活血化瘀藥物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反應,能削弱腦血栓的形成。
中醫辨證應用的活血化瘀方式。包括有理氣活血原則,藥方用可血府逐瘀湯,適用於早期起病急者。有通腑活血原則,藥方可用桃仁承氣湯,適用於排便秘結者。以及益氣活血原則,可用於病情穩定,氣虛血瘀者,可用益氣活血湯調理。
推薦文章
-
擔心攝取過多?專家教你怎麼吃6種含鈉食品有益健康
-
想活到100歲未必憑運氣!醫學專家曝培養一習慣「比上健身房更有用」
-
【照顧未來】中年投身長照 他們重啟人生
-
體態超標帶來腦、心、肝、膝危機,台灣諾和諾德、臺中國家歌劇院點亮健康意識
-
吃太鹹與不吃鹽都不對!6種「健康高鈉食物」推薦、7種「排鈉食物」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