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醫腳? 中醫眼裡有道理!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頭痛醫腳」這句話在中醫看來,未必有錯。美國執業針灸師李燕祥表示,如果感受到頭部脹痛劇烈、面紅耳赤,血壓飆高,感覺血管似乎快報爆裂時,用力按壓腳上的太沖穴,舒緩效果頗佳。
中醫認為按壓太沖穴有助改善情緒、壓力與眼疾。李燕祥表示,太沖位在腳背上的拇趾(第一趾蹠骨)與第二趾中間凹陷處,取穴時,以手指沿腳拇趾、次趾夾縫往上觸摸到底部就是扎針處。緊急時也可用力按壓。
生氣、睡不好,眼睛不舒服時,中醫認為,在腳背上的太沖穴上扎針,都可以改善。太沖雖位於腳背,但此處扎針,改善壓力造成的頭部脹痛。
李燕祥醫師表示,在中醫的觀念中,太沖穴所屬的經絡簡稱肝經,循行經過頭部,所以在此穴扎針,可改善眼疾。另外情緒不良,可選用太沖、俠溪、肝俞、足三里等穴為組合來針灸。
李燕祥指出,針灸主要是是激發固有抵禦疾病及自我修復機能,同時增加代謝能力,健康的民眾也可以針灸。正因其有調節作用,故應用範圍甚廣,可輔助其他療法。
※延伸閱讀》
.針灸、拔罐、刮痧 效果與禁忌
【2009/04/22 台灣新生報】
推薦文章
-
苗栗醫療資源不足?鍾東錦:基層診所、社區支持當堅實後盾
-
清明氣候多變易受寒,養生4要點 !飲食著重健脾養肝,少吃油膩辛辣
-
清心安神助好眠 中醫教你從中藥調理和正確呼吸法著手
-
健保大數據/高血壓治療特色院所
-
高血脂無症狀 不理會恐成脂肪肝!2穴道2茶飲助改善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