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補肝腎 煮湯治頭暈耳鳴
天麻
功效:治療頭痛、頭暈、半身不遂、語言蹇塞
注意事項:口乾舌燥、咽喉乾痛、大便乾澀,血虛、發炎致體溫高者皆不適用
專家的話:天麻主要產於陝西、四川、貴州、湖北、雲南等地,現今已以人工栽培為主,外觀細長晶瑩透亮;野生者較皺縮而不光滑並帶褐黑色,挑選時以明亮堅實者較佳。
天麻被列為《神農本草經.上品》,是與真菌共生的蘭科植物的塊莖。民間常用來治療「月內頭風」,也就是坐月子時的頭痛症。
天麻的功效主要為息風止痙,就是治療肝風。肝風即風邪侵入人體,引發肌肉痙攣抽搐、頭眼或肢體搖擺不定,而天麻能平息。
天麻性平,有滋養效用,古書記載它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能治療因肝腎陰虛、不能有效制約陽氣造成的「肝陽上亢」,主要症狀包括眩暈、頭痛、頭面部發熱、煩躁、易生氣、睡眠不安、頭暈耳鳴;也可以治療因風寒濕造成的肢體僵硬疼痛。方劑天麻鉤藤飲、大川芎丸等,都使用了天麻。
平時用天麻5至10克、參鬚2支、枸杞子1湯匙,以熱開水沖泡或加在湯裡煮,就是簡便又好喝的食療方,多數人都適用。但因「風能勝濕」,治療風證的藥也會將濕氣帶走,攝取過量會出現《神農本草經疏》提到的「風藥多燥」,津液(唾液、胃液、腸液、淚液等)或血少的人要慎用。
諮詢專家:天主教耕莘醫院中醫師許禎育
推薦文章
-
台中9歲女童補習班被打到腦震盪…隱忍只因怕下次被打得更用力
-
眩暈3個月4度進急診...中醫治好她
-
5旬女不明眩暈4度進急診 中醫助力擺脫頭痛
-
運動、補鈣、維生素D 3招存骨本延緩13年骨折風險
-
防室內外熱傷害 應規律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