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壓力、降低血壓!印度瑜珈冠軍教最簡單的一種方式:每天只要3分鐘
簡單3分鐘的沉思,擺脫壓力,讓心歸零
早晨一起床,你腦中便只有該如何計畫才能完成今日的待辦事項,遊走於工作、家庭、朋友之間,同時還要完成所有日常事務,這一切光想就讓你覺得精疲力盡了。多數的我們,根本沒有沉澱的時間,那為什麼不試試給自己3分鐘的「空白時間」,什麼也不做,就是好好安靜地沉思靜坐,即使一天只花3分鐘,就可以為你在忙碌壓迫的日程中找到一絲平靜,你的內心愈加沉靜,你便得以聆聽更加細微的聲音,你便能夠開啟全部的感知去體會萬物。
想要變得更健康?沉思靜思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一種方式了!瑜珈靜坐法的好處非常多,只要將技巧學起來,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簡單練習,所以是極為推薦的瑜珈練習!平靜身心、釐清心緒、減輕焦慮、加強專注力。在身體層面,靜坐可減輕壓力、降低血壓、強化免疫及新陳代謝,更可以平衡身心,穩定情緒。瑜珈及靜坐都是促進整體健康的好方法,而且大多數的練習都是你在家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你會覺得更加放鬆、不受他人干擾,如果說到這裡,你還沒下定決心要學習如何練習靜坐,那接著看看這些好處,你就會知道你決不想錯過!
如何靜坐?如果睡著怎麼辦?怎麼避免靜坐時睡著?
如果在靜坐時睡著怎麼辦?怎麼會睡著呢?靜坐時,你不曾停歇的思緒可能還在持續翻攪,或者有那麼一個片刻思考停止。而腦中不斷出現的自言自語可能就是快要睡著的信號。
靜坐與睡眠的雷同之處便是身心活動與感知變得極為平緩。然而,沉思靜坐是屬於「超意識狀態」,能夠引領出高端敏感的意識層面,可以有意識地主導大腦和心靈,而睡眠則是缺少意識的潛意識狀態。你必須透過練習才能夠分辨出兩者的差異,但也有一些小撇步可以幫助你別在靜坐時再睡著了!
一、睡眠時間充足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現代人的失眠問題可是非常嚴重的。如果你每次開始嘗試靜坐,就馬上進入打瞌睡模式,那可能你需要的是先睡飽一點,讓身體好好休息,之後再觀察充足的睡眠是否對於你的靜坐有所幫助。
二、從短時間的沉思靜坐開始
初學者開始練習時不需要一下子就練到數小時,事實上,3~5分鐘就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試著感受內在平靜,訓練你的心緒停止那些無止盡的雜音,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你就可以慢慢增加靜坐的時間,你也會訝異於僅僅10分鐘的靜坐,就能夠讓自己變得如此平靜。
三、在正確的時間點練習靜坐
每個人的生理時鐘都不同,挑選你覺得最清醒、最有精神的時段,不要挑選覺得精疲力盡的時候練習。
四、練習時搭配聲音引導(睡眠瑜珈)
我非常喜歡睡眠瑜珈引導靜坐的方式,我在手機裡存有很多不同的睡眠瑜珈影片,在有空檔的時間,或是我覺得當下需要平靜思緒時,我就會利用這樣的方式來簡單練習。我個人喜歡在搭車時閉上雙眼聆聽睡眠瑜珈的引導,靜坐10分鐘,直到抵達目的地,不會有誰發現你在做什麼,而睡眠瑜珈的引導式靜坐,讓你的腦中有畫面可以遵循,更不容易睡著,讓你可輕鬆專注在腦中影像。
五、漫步冥想
在林中散步,可以是一種絕美的冥想體驗。這也被稱為佛陀冥想。就像在火車上看著窗外飛駛而過的景象也能帶給你一種特別的平靜,關鍵在於正念以及有目的性的進行冥想,感受你的每一個步伐,感受開闊空間的空氣,你的身體,你的每一個動作,這也是一個將意識拉回身心的美好時刻。
六、打通淤塞的氣脈,在靜坐前練習體位法
靜坐前先練習體位法其實不難了解其道理,如果你覺得你的身體僵硬、沉重、懶懶散散,那就開始練習瑜珈體位法吧!你會覺得身體在練習後被舒展開來,更加有活力,更加靈敏,心靈已變得更加開闊沉靜。此時,身體的能量流通至體內各處,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狀態可以讓你舒適的停留在攤屍式(大休息)中,你可以坐在一塊毯子上,保持你的脊椎中正,如此一來,你的意識會更加清晰。
靜坐的方法依每個人的狀態不同也會有所差異,我們可以從現在這個當下開始屬於自己的靜坐。無須追求完美的靜坐,不需要在絕佳的環境之中才練習靜坐,而且你也不需要一次就練習數小時,只要3分鐘的時間,進入靜坐之後,有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思緒被拉走了,但這無傷大雅,你正在自己的靜坐之路上走著,你正在訓練你的大腦,你正在透過靜坐用平靜之美滋養你的身心。
※2018 YOGA TTC【正統印度瑜珈師資培訓】-不需要飛越千里到印度,擁有超過17年豐富教學經驗的印度大師Master Sujit 帶你追根溯源、回到根本學習瑜伽。RYT 100進階體位法師資培訓,RYT 200哈達瑜珈師資培訓。
作者簡介_Master Sujit Kumar
Master Sujit Kumar,五歲開始修習瑜珈,參加多項瑜珈比賽獲獎無數,至今仍是印度Bihar州立瑜珈比賽蟬聯6次冠軍紀錄保持人,在26歲創辦索莉雅太陽瑜珈(Sujit-Sauryayoga),立志推廣瑜珈這門古老科學,希望藉由超過15年的教學經驗帶給全家男女老少身心靈平衡健康的生活。
延伸閱讀:
秦老闆的當鋪故事:92歲老太太,用4件「傳家之寶」教我的人生智慧
推薦文章
-
乾癬新治療突破瓶頸 呼籲納健保減輕患者負擔
-
每個人血壓高的時間點都不同 醫建議血壓藥應在這時段前投藥
-
前警政署長猝逝…冷熱交替好發心血管疾病 醫揭發病前有一重要警訊
-
良好的腸道有助健康老化 專家授5個應優先考慮的日常生活習慣
-
不乾柴也不濕爛的柔滑口感 美食作家實測8種炒蛋作法最推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