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要汗流浹背才有用? 研究解析恐怕跟你想的不一樣
中風病人經過搶救之後,多半需要靠著復健來恢復以往的身體功能。現在有一項新的研究表示,即使是輕度運動,也可以幫助降低中風對身體的損害,研究刊登在《美國物理醫學與康復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上。
美國伊利諾大學運動和社區衛生學教授Neha Gothe表示,中風是造成老年人殘疾的主要原因,雖然已知運動可以改善中風後的健康狀況,但是幾乎沒有相關研究指出不同強度的運動是如何影響中風患者的身體機能。
研究中,Neha Gothe和她的團隊對30名中風患者1周的日常活動評估,觀察他們走了多少路以及做了哪些活動。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每天平均進行中度至強度的運動時間僅有7分鐘;但從事輕運動,包括悠閒散步、做家事、園藝或其他不會流汗的活動等卻長達3小時以上。
Neha Gothe表示,研究結果只是初步,結論是除了進行中度至強度的體育活動外,從事較輕度的日常活動同樣也很重要,有助於中風患者擁有更好的身體機能,特別是對於罹患中風或慢性疾病的人。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防中風、降心臟病風險 5種清血管食物現在起要常吃
看見有人中風怎麼辦? 等救護車時你要做這幾件事
推薦文章
-
醫病平台/我的腦瘤故事
-
我最需要的退休力/健康才是重要財富 拒賺美元提早退休
-
記憶力衰退、物品亂放找不回…可能不只是老化!改善14項風險因子預防失智症
-
存到千萬才能退?專家破常見退休3迷思,具體建議教你應對長壽風險
-
茄子5大好處…助減肥、預防慢性病!2煮法讓茄子不會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