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只對身心影響巨大 體內堆積的脂肪也可能致癌
肥胖是現代文明病,但醫師提醒小心,肥胖不只對身心影響巨大,體內堆積的脂肪也可能反覆發炎導致罹患乳癌及大腸癌等重症。
高雄市健仁醫院美體健康中心主任蔡明憲表示,一般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只要超過27,就是國民健康局定義的肥胖。肥胖的人在注意飲食與運動外,如有必要,必須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他表示,肥胖對身體的危害也括生理及心理。一般肥胖的人,外觀欠佳,行動不便,容易招來同儕異樣眼光,導致在群體間容易退縮,一旦不願與他人互動,便會惡性循環,愈無法藉由外在的協助解決問題。
據統計,約40%肥胖族會有心理層面的困擾。「生理上亦有致癌的可能」蔡明憲說,肥胖不只會誘發高血壓、 高血糖、高血脂,過度肥胖的女性也容易罹患乳癌、大腸癌,此外骨頭關節容易病變,膝蓋負荷不了,就容易有下背痛。最近有研究顯示,肥胖者也容易自律神經失調,例如偏頭痛、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等。
他說,要防制肥胖就是要從飲食著手,勤快運動、更要睡飽。但肥胖族最難控制的就是飲食,由於國人飲食文化未改,每餐大多吃白米飯這類碳水化合物。他通常不建議病人,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但吃多了碳水化合物,其實就會「糖上癮」,不利健康。
因此他建議,不減重的正常人,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別超過350克,每餐只要吃一碗飯的8分滿就好。肥胖者會建議控制在100克到150克間,約半碗飯。
蔡明憲強調,已有研究發現,適當減重可降低乳癌的發生率與復發率,減重後,大腸癌的機率約可減到1/3,乳癌機率則減到3至4成。
推薦文章
-
植物肉退燒?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物恐致癌、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
醫師研究「雙胞胎面相對比」:離婚竟比單身狀態還糟 吸菸日曬也老得快
-
上班疲累又頭痛,健檢揪出代謝症候群!5招有助管控健康
-
新春健康計畫/漫步培養靈感 走進花草山水
-
年後想要瘦下來並不難 營養師劉怡里分享10原則有助輕鬆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