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肥 8成縣市長體重超重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肥胖已是國人健康隱憂,各縣市都在減重大作戰。不過應是「領頭羊」的縣市長,個人的體重控制成績也多不理想,廿二位縣市首長僅有四人BMI(身體質量指數)合格,而且部分首長的減重智商也不合格。
康健雜誌今年健康城市大調查主題為肥胖,在未告知採訪題目情形下,旁敲側擊各縣市長的身高體重、腰圍及生活習慣。結果發現過重比例偏高,三分之一腰圍超過標準值。
「過勞肥」是主因。康健分析,過重首長幾乎都超時工作、三餐不正常又未固定運動,其中四位女性首長都表示正與體重「抗戰中」,近半年減重八公斤的嘉義縣長張花冠,果然「擺脫」過重名單。
減重五點五公斤的新竹市長許明財多是靠運動,他打趣說,肥胖防治最大難題是「新竹美食太多」。
減重成效排第三的屏東縣長曹啟鴻則是飲食運動兼備,減了五公斤,不過還有「努力空間」。
愛吃零食的新竹縣長邱鏡淳得靠太太把關,把零食都藏起來。
「我應該沒這麼胖」,看到自己BMI、腰圍數字的台北市長郝龍斌不服氣地說,最近力行一日蔬果餐,多吃芭樂、火龍果等高纖低卡水果,成效「很不錯」,預計再瘦四公斤即可接近標準身材,不過沒有時間表,「總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
原本立志要減重十公斤的台中市長胡志強,每天都在家健身跑步,反因吃了三個月素便當,體重增加一公斤。後來才發現,隨扈買的素便當油膩、澱粉多,吃進熱量高。
茹素的花蓮縣長傅崐萁也認為素食助減重,因此不覺得需要刻意減肥,「順其自然就好」。澎湖縣長王乾發也不認為該減重,體重從高中「就沒變過」,不過其實是他從高中起,體重就在過重邊緣。
推薦文章
-
還在邊運動邊追劇?健身作家籲「別一心兩用」:專注讓燃脂效果多3倍
-
爬樓梯氣喘吁吁不單純是體力差 醫警告當心是一內分泌器官出問題
-
工人拆開使用2年洗衣機嚇壞「打開潘朵拉盒子」清潔業者揭兩大防髒重點
-
生吃蔬菜會傷腸胃嗎?專家教你4招兼顧營養與腸道舒適
-
洗腎越洗越虛弱?營養師劉怡里破解迷思,靠「這3招」80歲也能維持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