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17種病bye bye!一張圖告訴你減肥有這麼多好處
肥胖不止是身材美觀問題,還會影響民眾健康,據《人民日報》報導,減肥不僅可以改善生活品質,還可遠離這17種疾病。
運動要對症下藥 你是屬於哪種肥胖呢?
上半身肥胖:缺乏運動為主
下半身肥胖:遺傳因素為主
全身肥胖:飲食習慣為主
越吃越瘦?收好8個小妙招
1.減少熱量攝入
把每天的熱量攝入減少100大卡,在大約五個星期後減肥4公斤。
2.改變飲食結構
不減飲食量,改變飲食結構,用水果、蔬菜和穀物取代高脂食物。也可用流質食物代替日常膳食,但要營養全面。
3.飯前先喝湯
進食順序是影響食量與食慾的重要因素,飯前先喝湯再吃飯。
盡量先用熱量較低的食物填飽肚子。
4.每一口嚼15~20下
研究發現,細嚼慢嚥不但能幫助腸胃消化,還能讓人較容易有保腹感。
5.用小盤子吃飯
相同份量的食物,若用大盤子吃,進食會覺得未達平均量而吃更多,若換成小盤子感覺較豐盛,會吃得較少。
6.多喝水
喝水加速體內代謝循環,促進脂肪燃燒。少喝飲料,飲料中糖分過高,對健康和減肥不利。
7.在安靜的地方用餐
吵雜的聲音會刺激人的神經系統,讓人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更易感到飢餓,從而吃進更多東西。
8.甜點放到早餐吃
早晨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也最適合消耗熱量高的食物。
為什麼我天天運動還不會瘦?
1.早上空腹做有氧運動
早上剛起床,人體新陳代謝速度全天最低,此時運動消耗能量速度最低,燃脂效果也不好。
正確做法:最好選擇下午四點到晚上七點運動,此時人體代謝速率最高,體能到達高峰,心跳頻率和血壓上升,運動效果最好。
2.運動後隨便吃
不管健身還是減肥,都是「三分練,七分吃」鍛鍊固然重要,正確飲食在運動減肥中更加重要。
正確做法:運動的同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蔬菜和水果都應該適量攝入,而油炸食品、甜點應該忌口,往往忍不住吃下一口小蛋糕攝入的熱量,跑步一小時都消耗不了。
3.運動時喝運動飲料
若運動時或運動後用用棟飲料補充能量,很可能把剛剛減掉的熱量又喝回來了。
正確做法:運動員在特殊情況下是需要運動飲料的,但對手大多鍛鍊者,水才是最好的飲料。
4.不計劃 反正運動都能瘦
昨天跑步、今天瑜珈,明天重力訓練...,若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針對目標而設計的瘦身方案,訓練沒有強度與時間,當然不會有理想的結果。
正確做法:打造適合自己的體型目標的健身計劃,應具體到練什麼、練幾次、每次多少時間、強度大小設定,並且堅持到底。
5.一旦開始健身 馬上得到收穫
雕塑體型本來就是需要長期的過程,不該期望一兩個星期內就能減掉。一般來說,每週減掉0.5公斤的體重,是比較好的進度,男性會比女性快一點。
正確做法:如果你是運動新手,應該至少堅持運動兩到三週,才能看到些微的變化,必須給自己一點時間。
6.運動之後 平常就可以少活動了
如果通過大量運動來彌補日常活動的減少,你每天的總熱量消耗可能會降低,和你不去運動一樣。
正確做法:如果運動讓你達到極限,就減少過高強度的運動。
平時嘗試站著辦公,或者適度休息到處走走,遠離椅子,在周圍活動活動,讓運動出現的各個時刻。
最佳瘦身時間表
6點~8點:到處走走
起床後半小時內應該積極活動身體。晨練可幫助身體更有效地燃燒脂肪,室外運動效果更好。晨練沒必要做高強度運動,繞著社區散步一圈即可。
7點〜9點:喝兩杯水
起床後喝至少2杯水(每杯約227毫升),研究表示,與起床後不喝水的人相比,喝水者可多減重約2.3公斤。
10點〜11點:喝杯熱茶
大腦的饑餓和口渴中心都位於下丘腦,如果將口渴誤以為饑餓,就容易吃垃圾食品。這個時候來杯熱茶或咖啡,既解渴又能保持更長時間的飽腹感。
14點:睡午覺
午睡15-20分鐘,既能讓身體快速充電,又不會影響夜間睡眠,有助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
16點~20點:做點有氧運動
這個時段身體機能最好,有益增強肌肉,是力量訓練及有氧運動的理想時間。研究發現:此時健身比在更早時間健身效果好,肌肉可多增加22%。
15點〜19點:吃晚餐
為了確保半夜不會餓醒,晚餐應增加一份健康脂肪,如亞麻籽。
20點~21點:喝杯優酪乳
睡前可以喝優酪乳或吃優格,不僅可以為接下來的禁食做好準備,還有助於大腦分泌褪黑激素,改善睡眠品質。
21點~22點半:斷電
晚上九點以後遠離電視、電腦和手機等,它們發出的藍光容易破壞睡眠。睡前可以看看書、洗澡、調暗房間的燈光等。
21點半~23點:
每天定時睡覺和起床,有助於保持更高的睡眠品質,瘦身更容易成功。
準備睡覺高的睡眠品質,瘦身也會更成功每天定時睡覺和起床,有助於保持更
推薦文章
-
延緩老化、降血壓血脂…天天喝茶好處多 6種抗發炎茶飲推薦
-
感恩節火雞大餐吃雞胸或雞腿哪個較營養?專家分析2者優缺點
-
初學者天天堅持慢跑5公里卻想睡?達人:「隔天跑」比每天跑更健康
-
節氣小雪22日報到 中醫推2穴位、1茶飲養腎打通身體暖氣開關
-
65歲要能做10下!以伏地挺身當健康指標準確嗎?專家說話了